“小”学堂成就“大”作为——珲春市建设村干部学校助力乡村振兴

“小”学堂成就“大”作为——珲春市建设村干部学校助力乡村振兴

2021/8/10 9:10:13 作者:张雪楠    来源:图们江报
进入移动版,体验好

“自从学会了‘摆弄’手机小程序,我现在每天早上起床后,首先打开‘钉钉’看看有什么工作信息,再登录‘学习强国’,边做家务、边听相关讲座,既提高了效率,又学到了知识。”由“新型文盲”变成“网络达人”的珲春市密江乡密江村宣传委员郎艳萍自豪地说。

“如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如何进一步提升村干部队伍能力素质?”珲春市不断出实招、出硬招,全力推进新一届村“两委”班子建设,先行先试在全省首建了以乡镇党委政府为主体的村干部学校,坚决上好岗位“第一课”,把课堂从教室搬进了田间地头、车间厂房、商铺店面等地,创新实行了你“点单”我“上菜”的学习方式,多维度地为全市586名村“两委”干部“赋能充电”。

科学设置课程 做到学以致用

学深悟透下功夫,学以致用求实效。学校好不好,学的知识有没有用,“学生”最有发言权,他们说好才是真的好。

“通过在村干部学校学习,提高了我们的工作能力,让我们对做好本职工作充满了信心。”说起村干部学校,密江乡解放村书记兼主任朴海兰打开了话匣子,“这几期培训都是由密江乡干部为我们讲课,讲农村话、说农村事,岁数大的村干部也能听得懂、愿意听,而且讲课内容都是我们平时工作中用得上的,让我们对工作理解得更透彻,回去也能给村民讲明白。”

“村干部学校总是先征求我们的学习意愿,再结合实际制定学习内容,通过有针对性地开设课程,及时解决了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密江乡密江村书记兼主任全昌吉接话说,“村干部学校开课避开了农忙阶段,让我们能静下心来学习。还把相关工作融入培训内容,帮助我们顺利开展相关工作,减少了开会次数,提高了工作效率。”

谈到收获,全昌吉动情地说:“通过上村干部学校,我们村干部的工作能力、处事能力、应变能力等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交流讨论环节,在交流问题、讨论方法、分享经验的过程中加深了村干部之间的了解,拉近了村与村之间的距离,让大家在工作中实现了互帮互助,在乡村振兴道路上携手共进。”

在珲春市各乡镇,乡、镇办公楼即“教学楼”,会议室即“教室”。课堂上,“老师”的授课生动活泼,学员们思想碰撞、探讨交流。两个多月来,授课“老师”通过浅显易懂的语言、接地气的举措,让村干部即学即会、即会即用,帮助村干部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提升了能力,提高了村干部致富带富、抓基层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拓展教学内容 培养乡村人才

5月20日,随着密江乡率先打响创办村干部学校“第一枪”,其他8个乡镇和近海街道积极响应,吹响建校集结号,全市呈现出村干部学校建设“齐步走”的良好局面。

依托村干部学校,哈达门乡邀请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副院长、农学博士生导师韩俊友教授为村干部、种粮大户等讲授《功能农业》,围绕种植品种、完善配套设施、畅通销售渠道等内容,进行了细致讲解。大家纷纷表示没听够,希望韩教授多讲几课。几名种粮大户还产生了种植特色农产品的想法,希望与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加强沟通,推动相关农产品种植。

英安镇村(社区)干部学校建立了由21名基层干部组成的培训师资库,全新配备了LED大屏幕、音响等设备。截至目前,共开展村干部履职、预防网络诈骗、警示教育、河长制APP使用、村级财务业务等培训6次,累计培训200余人次。三家子满族乡村干部学校围绕优生优育和财务审核制度、土地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方式及相关政策等进行了解读,提升了村干部为民服务的能力。

马川子乡村干部学校通过不定期开展网络学习、现场教学、流动培训等,让村干部们就学习体会和工作经验等进行交流发言,让大家学有所思、学有所获。

珲春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吴维富认为,村干部学校是政治学校,通过政策理论培训,特别是“跟我干、向我学”的以身示教,营造了担当实干、凝心聚力的干事创业氛围;村干部学校是职业学校,通过领悟贯彻、致富带富、维护农村稳定培训,特别是工作实操的传帮带,培养造就了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带头人”队伍。

丰富学习方式 提升履职能力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培养优秀的人才“方阵”是一个永无止境、不断超越的过程,要明确方向、突出重点。

珲春市坚持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集聚省内院校和市农林水牧、乡村振兴、党校等 “正规军”,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和各科室、站办所,以及域内军(警)单位、学校、医院、企业等“杂牌军”,乡土人才、种植大户、养殖大户等“土八路”,组建村干部学校师资“战队”,采取集中授课、主题研讨、以考代学、以会代课、现场观摩等多种培训方式,每周围绕当前农村中心工作、政策解读、技术指导等方面开展2-3次培训,实现“听、说、考、练”全覆盖,建立学员出勤、考勤、奖惩系列制度。截至目前,已通过授课、研讨、考试、观摩等形式举办14期培训班,培训村干部640人次,推动村干部完成22项工作任务,为村干部解决困难问题110个。

村干部学校坚持倾听学员心声设置课程、找学员短板设置课程、瞄学员所需设置课程。摒弃以往“填鸭式”教学模式,办学前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深入开展村干部培训需求调研,广泛征求村干部对培训工作的意见建议,根据培训需求“定单下菜”。

建立“第一议题制”,每堂课第一部分内容必学党的政策理论知识,让党的理论知识学习贯穿教学始终,聚焦中心工作,让村干部把主要精力放在村级事务上、放在带领村民增收致富上。

构建“乡镇部署讲解、村干部实践汇报、乡镇点评反馈”的闭环体系,将市委市政府落实的重点工作任务和近期乡(镇)党委、政府计划召开的会议内容,以及需要部署的工作融入课程中,通过授课培训提高村干部贯彻落实能力。

每堂课以村为单位,就事先布置的课题分别进行发言交流,针对具体工作或问题,共同研究工作思路和办法,提升村干部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各乡镇每月对应知应会、乡情村情进行考试,按照先易后难,同样内容采取先开卷、后闭卷的方式进行测试,及时检验学习成果,督促村干部养成记录和复习的习惯,真正实现学有所得、学有所思、学有所用。

践行办学初衷 打造特色品牌

珲春市全力打造新型职业农民、基层管理者、基层创业者等人才团队,全力助推乡镇各项工作更好地落地见效。

“新一届的村‘两委’班子,正处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节点,既是村‘两委’班子任期由三年改为五年之后的‘第一届班子’,更是支部条例、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党内系列法规修订后的‘第一届班子’,任期与‘十四五’高度契合,是农村落实‘十四五’规划的组织者、推动者,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引领者、实践者。”珲春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朴成哲说,创办村干部学校,就是为了补短板、强弱项,从村干部最直接面对、最需要解决、最迫切提升的方面入手,在乡村振兴一线留任务、出考题、教方法,推动村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引领推进乡村振兴。下一步,各村干部学校应潜心研究如何更好地实践办学初衷,分析实际、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补充、不断完善,提升基层干部素养,形成实践经验,彰显办学成果,把村干部学校打造成为加强村干部教育培训的创新载体和特色品牌。

方向明则思路清,思路清则干劲足。哈达门乡党委书记尹升山表示,该乡将立足“四个有利于”“三个结合”“三个带动”的办校思路和办校目标,有序推进、精准创办村干部学校。在教学内容上把握好“有利于全乡重点工作开展、有利于乡村干部综合素质提升、有利于乡村振兴发展”,在教学形式上把握好“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与乡村振兴相结合、与实践探索相结合”,在工作成效上做到“带动村级组织建设、带动‘三农’高质量发展、带动乡村基层治理深化”,为珲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当前,珲春市正在探讨实施“专递课堂”,促进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推动实施有效而精准的课堂教学;实施“名师课堂”,从“师徒制”指导转变为“同伴式”教研,产学研协同培养新型干部队伍;实施“名校网络课堂”,逐步提升到信息化促进村干部学校创新发展的新高度。将扩大村干部学校培训范围,把乡镇机关干部、村级后备干部,以及优秀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近期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列入培训范围。各乡镇、近海街道将结合实际,为村干部学校学员设计制作包、记录本等学习用品,购置一批培训教材。市委组织部还将发放一批优质图书,作为各乡镇、近海街道村干部学校的补充教材。年底,市委组织部将精选各乡镇、近海街道村干部学校的培训内容,形成培训材料选编,供各乡镇、近海街道参考使用。



责任编辑:鞠艳红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图们江新闻网
			官方微信
			
			珲春融媒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