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70年】变“会”种地为“慧”种地

【延边70年】变“会”种地为“慧”种地

2022/6/20 10:37:35     来源:延边新闻网
进入移动版,体验好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五月的延边,黑土地上一派生机盎然。

  5月17日,延吉市朝阳川镇勤劳村种粮大户张国振家的院子里,女儿张楠和姨家的小表弟在嬉笑玩耍,张国振则在检修稻田打浆机,妻子金姬善在一旁看着丈夫忙碌的身影和两个孩子天真的童趣,脸上满是幸福。



 

  忙完手里的活,张国振带着记者参观起他的小康之家。仓廪实,农机多,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稻米仓储库存足有100多吨稻谷,玉米仓里储存总价值约9万元的玉米……“咱家的农机多,院里根本摆不下。”张国振说,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土地流转多了,机械化程度自然就高,家里光四轮拖拉机就有4台,一人开一台还有闲置的。

  1989年出生的张国振,2011年从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毕业后,回乡创业。他告诉记者,建州以前,他的曾祖父从山东来到勤劳村安家落户,领着祖父花了近十年时间将一处荒山密林用镐头刨出一片田地,成为张家世代耕种的土地。

  张国振从记事起,便随着父亲下田劳作。当时,村里大多数人家用牛拉犁耕地,他家有一台8马力手扶拖拉机,已经是全村最先进的生产装备,即便如此,种水田光插秧也要一个多月。“那时手工插秧,好手一个人10天也插不了1公顷地。育苗、耙地、打田埂、锄草、灭虫、收割、打场也全靠手工。”父母那辈面朝黄土背朝天,起早贪黑从早春忙到深秋,也只能勉强让一家人填饱肚子。

  张国振打小就不怕吃苦挨累,但总觉得农民的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如果还像祖辈那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年到头忙活儿这一亩三分地,我肯定不会回来。”说起大学毕业回乡务农,张国振感慨万千。“当农民就要当一名与前辈不一样的农民。”回乡后,张国振暗下决心,一边跟父亲学习传统耕种技术,一边思考如何摆脱“泥腿子”的现状。

  2014年,我州鼓励种粮大户成立家庭农场,这给了张国振千载难逢的机遇。他先后到黑龙江省八五七农场、北大荒农场等地考察学习,当年成立延吉市朝阳川镇谷祥瑞种植农场,购置农机,学习农技,不断探索新型农民致富之路。2015年,在州农业技术部门的指导下,他从五常农科院引进“五常稻花香”,新增吉林省农科院研发的“吉大6号”等水稻新品种,耕地面积从原来的14公顷扩大到50公顷,并成功打造“谷祥瑞”大米品牌,产品进驻当地各大型商超,还远销北京、厦门、甘肃、广州等地。



 

  张国振告诉记者,现在农场不仅实现机械化,还走上智慧农业的道路。在水稻育苗大棚里,张国振拿出一个遥控装置对记者说,以前浇水要先送闸给电,再到棚内浇水,电闸离大棚有一段距离,每次要跑着去,浇完水还要跑着去关闸。现在都是遥控开关,方便又节约水。

  最让张国振感到自豪的是摆放在库房内的一架无人机,这是他2018年购入的极飞无人植保机。“有了它打药就不用人工背壶在稻田里来回走了。”说起以前打药时的艰难,张国振感慨颇多:“那时候穿着水靴走在田里打药,脚陷进去拔不出来,摔倒在田里是常有的事,晚上回家连腿都抬不起来。累得要死,效率却很低,一天也打不了1公顷。使用无人机打药,利用高科技北斗导航系统,手机定位,一个小时就可以完成6公顷。”

  如今,张国振的家庭农场,什么设备先进就引进什么设备,依靠靠科技,使他成为远近闻名的种田能手。家里盖了新房,建起农机库房和粮仓,还在城里买了楼房,张国振家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

  ——采访手记——

  记者,记录时代,刊刻变迁。十多年来,记者一直关注张国振家的变化,从采访其父亲张喜种地到记录张国振耘田,亲眼见证了他们一家生产生活的变化及张国振这一代新型农民的成长历程——在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支持下,拖拉机从250型变成804型,插秧机从手扶式变成方向盘式,收获机从小型背负式变成大型自走式联合机,打药从人工背壶变成无人机喷洒……生产工具的升级带来的是生活的巨变:盖新房,建仓库,买轿车,住高楼。采访中,张国振一直在感叹,他很幸运,赶上了好时候,让他们一家从用体力耕种走进用科技经营的现代农业时代。在记者的眼中、笔下,这不是一个人的幸运,而是一代人的幸运,更是全州农民的幸运。农丰天下安,建州70载,延边盛世好年华。

原文标题:【延边70年】变“会”种地为“慧”种地

来源:延边新闻网

原文链接:http://www.yanjinews.com/html/news/yanjinews/2022/0530/174062.html

责任编辑:鞠艳红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图们江新闻网
			官方微信
			
			珲春融媒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