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销对接 城乡共融 ——珲春市推进消费扶贫纪略

产销对接 城乡共融 ——珲春市推进消费扶贫纪略

2020/9/15 16:08:21 作者:杨文奇    来源:图们江报
进入移动版,体验好

消费扶贫一头连着贫困地区的“钱袋子”,一头连着城市的“菜篮子”“米袋子”和“果盘子”,是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珲春市把消费扶贫作为促进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有力抓手,不断探索消费扶贫新模式,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以农特产品直销、购销、助销、展销、营销及旅游促销等推进消费扶贫工作,让更多贫困户受益。2019年,珲春市消费扶贫额度达3020万元,受益贫困户平均增收3000元以上,消费额度在全州名列前茅。

“亲们!快来看,大西洋鲑鳞小、刺少、肉质爽滑;马苏大麻哈鱼肉质细腻、刺少、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价值丰富……想要的,抓紧下单,包你吃上嘎嘎新鲜、纯正的冷水鱼……”前段时间,在延吉市万达购物广场举行的延边州驻村第一书记和村书记代言产品展销会上,珲春市密江乡下洼子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君,积极向现场群众推介密江冷水鱼。

“今年密江的冷水鱼大丰收。产量大,鱼价也相对便宜,比如三文鱼70元一斤、大麻哈鱼60元一斤。我们下洼子村通过这次展销会,把密江冷水鱼卖到了全省各地的食客家中。”李君自豪地说。

三天的展销会吸引了近万名群众前来参观购买,带动密江乡下洼子村的冷水鱼、马川子乡南山村的大米和五谷杂粮、三家子满族乡立新村的草莓、敬信镇防川村的蜂蜜等32款产品销售额超过6万元。延边州第一书记协会理事、珲春市马川子乡南山村驻村第一书记卜林杰对此行取得的成效颇为满意。

“酒香还需勤吆喝。”东西再好,大家不认识,市场就不认可。为助力消费扶贫、惠农增收,珲春市领导带头上阵,纷纷走进直播间,以最接地气的亲民形象为珲春扶贫农特产品代言。从官方到民间,从政府部门到社会组织,珲春把这种直播形式常态化,将其建设成扶贫产品展示的窗口和销售渠道,不仅为珲春特产拓宽了销路,也为困难群众的农副产品找到了销路。

“自家院子里种植的辣椒,有社区工作人员上门采购,地里种植的大豆、玉米,帮扶企业华瑞参业优先来采购,流转出去的土地也被用来种植有机作物,除了拿到流转费,还有分红。”珲春市杨泡满族乡庙岭村贫困户于红花笑着说,本以为受疫情影响,蔬菜会卖不出去,没想到扶贫企业帮助他们解决了销路问题,实现了稳定增收。

近年来,华瑞参业将收购来的贫困户种植的人参、玉米、大米、大豆等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生产出人参米、人参豆粉等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如今,华瑞参业将消费扶贫带贫益贫机制扩大到杨泡满族乡68户贫困户,与乡政府签订了《产业扶贫合作协议》,采取公司+合作社+专业农场+种植大户+贫困户等模式,通过消费扶贫与贫困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整体促进该乡贫困户增收致富。

“质量是产品的生命”,消费扶贫产品更是如此。华瑞参业和很多企业一样,进入了《延边州扶贫产品供应商目录》。该《目录》作为州内外消费扶贫的主要依据,认定结果适时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从源头生产到消费终端全程追溯防伪。

目前,珲春市有18家企业、合作社、专业种植农场与25个贫困村、涉贫村签订了产业扶贫协议,以结对帮扶、流转贫困户土地、订单收购、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吸纳贫困人口就业等建立与贫困人口的利益联结机制。其中,15家企业、合作社、专业种养农场多达190多个品种进入《目录》。

消费扶贫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高脱贫质量的重要举措。珲春市始终坚持“政府创建平台,企业创新市场,贫困户创收受益”的三创原则,把消费扶贫作为决胜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工作抓手,积极构建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坚持“一乡一业”和“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发展路径,扶贫农产品已成为贫困户的“摇钱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图们江新闻网
			官方微信
			
			珲春融媒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