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护历史遗珍 绽放时代光彩——珲春市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穆蓉
文物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近年来,珲春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推动文物申报、文物保护与合理利用等工作全方位开展,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文化遗产“活”起来,再现瑰宝遗珍的辉煌历史与璀璨之光。保护,从摸清家底开始
珲春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图们江下游,是满族及其先祖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的重要发祥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境内众多的文物古迹,承载着久远的厚重文明,凝聚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见证着珲春生生不息的发展历程。
为摸清文物底数,加强文物保护、传承和利用,近年来,珲春市积极开展文物普查和春秋两季文物遗址巡查工作,通过实地定位、测量、拍照、采访、观测等手段,准确掌握和记录全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情况,并对发现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拍照存档,做到隐患问题及时发现反馈、整改建议详实可行。同时,与各村村委会签订文物保护员协议,对周边住户进行文物安全工作教育,全面普及文物保护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切实将文物保护利用工作落实到位。
近年来,珲春市大力推进国家级、省级、州级、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申报工作,通过组织专员认真调查和挖掘文物价值内涵,反复论证筛选候选申报名单,精心制作高质量申报材料等,先后开展了第八批国保单位申报工作、第七批省保单位申报工作、第六批州保单位申报工作,以及市保单位申报工作,成功推选中俄边界清勘界碑(土字牌)成为第八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推选石头河子古城、营城子古城、永丰寺庙址等5处文物成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推选一松亭遗址、张鼓峰事件遗址、盘岭沟口遗址、六道泡遗址等9处文物成为第六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珲春境内不可移动文物达148处。其中,国家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州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7处,未定级及新发现文物保护单位106处。在不可移动文物中,有旧石器时代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址,青铜器时代遗址,铁器时代遗址,唐代渤海国时期遗址,辽金时期及元、明、清时期遗址,近代民俗古居、碑碣和重要史迹等,类型齐全,历史延续性强。珲春市博物馆馆藏可移动文物975件/套,类型涵盖石器、陶器、铜器、铁器、骨器、玉器、金银器和瓷器等。
管理,从完善机制入手
文物资源是历史文化的缩影和沉淀,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近年来,珲春市不断完善全市文物保护工作机制,建立由市文旅局统筹协调,消防、公安、规划、住建、民宗等部门信息共享的综合联动机制,严格落实文物保护相关规划要求和安全标准,做到严守底线、不越红线。
为加强文物保护队伍建设和管理,进一步落实文物安全责任制,珲春市陆续为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聘用文物保护员,市文广旅局与32名文物保护员签订了文物安全责任书,明确任务,夯实责任,文物保护范围实现市、乡、村全覆盖,有效降低了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风险。
为进一步夯实文物保护基础,珲春市把文物保护工作纳入城乡建设规划,积极开展文物保护“四有”(即有保护管理机构、有保护范围、有保护标识、有记录档案)建设工作,通过成立工作专班、确定专人负责,持续开展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编制整理工作,对近年来文物遗址基础数据进行全面梳理和规范,进一步建设完善文物资源数据库,为文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提供真实全面、科学系统的文物素材和基本元素。
利用,从促进文旅融合起步
近年来,珲春市在保护、管理好文物的同时,持续推进文物合理适度研究利用, 不断拓展文物保护理念和发展模式,深入挖掘文物资源蕴含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开拓文物创新保护新路径,开创文旅融合发展新局面。
走进位于杨泡满族乡杨木林子村的满族文化展示馆,1500件珍贵文物,从原始社会的石器到唐渤海时期的铁器,再到北宋、辽金、元、明、清的玉器、陶瓷、服装、鞋帽等,历经时间的打磨,无声地讲述着满族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和衍变。
珲春市杨泡满族乡是满族镶黄旗富察氏发源地,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萨其城。近年来,珲春市充分挖掘该乡满族文化资源,赓续历史文脉,积极打造特色满族镶黄文化旅游线路。依托萨其城遗址出土的珍贵满族文物,搭建了满族文化展示馆,利用镶黄文化发源地特质吸引外地满族镶黄旗富察氏后代来此“寻根”,并计划修缮萨其城古城墙部分遗址,设计观光游览线路,进一步完善文化配套体系,积极构建“镶黄文化”旅游带。
同时,珲春市深入挖掘红色革命旧址文化内涵和教育功能,持续放大革命根据地、革命战役、革命英雄、革命事件效应,相继打造了张鼓峰事件纪念馆、红色文化民俗博物馆、烟筒砬子红色抗联印记展示馆、大荒沟党史教育基地、十三烈士陵园、清水洞中共珲春县委诞生地等红色旅游景点,设计开辟重走抗联路红色体验路线等,积极开展红色研学游,切实提升革命文物展示水平,做到“有址可循、有物可看、有史可讲、有事可说”,使革命文物在保护利用中重焕光彩,让革命文物保护成果惠及广大群众,助力红色资源永续发展。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未来,珲春市将加快构建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书写文物保护、管理、利用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