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击三大“红颜杀手” 精准规范诊疗很重要

齐鲁晚报记者 王小蒙
       在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排行榜上,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堪称排行前三的“红颜杀手”。妇科恶性肿瘤有哪些症状?治疗方面有哪些新进展?日前,邀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产科主任宋坤进行了详细解答。
       即使接种HPV疫苗 也需规律筛查
       “宫颈癌是一种可筛、可防的恶性肿瘤。”宋坤说,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癌密切相关,是宫颈癌发病的必要条件,可从病因上来预防,包括接种HPV疫苗和早期筛查,最大程度减少宫颈癌的发生。
       宫颈癌的预防主要包括三方面: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是预防、控制疾病的根本措施。包括推迟初次性行为年龄、减少高危性行为、使用安全套、控烟以及接种HPV疫苗等。
       我国《人乳头瘤病毒疫苗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指出,女性9-14岁是接种HPV疫苗最佳年龄,此时接种,可为预防HPV病毒感染提供最佳保护。无论是否感染HPV病毒,优先推荐9-26岁女性进行疫苗接种,同时推荐27-45岁有条件的女性进行接种。
       二级预防是在疾病的潜伏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阻断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有性生活的女性,需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
       三级预防也叫临床预防,是在疾病的临床期(或发病期)采取的措施,包括及时对症治疗和康复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女性感染率较高的HPV亚型,除HPV16、18以外,还有HPV52、58两种亚型,尤其是HPV52亚型,在我国部分地区的感染率甚至超过HPV16。因此,HPV疫苗对宫颈癌发病率的降低效果,可能存在地区差异。
       研究显示,性活动开始2—5年内,年轻女性的HPV感染率最高,随着年龄增长,感染率逐渐下降。但在一些人群中,HPV感染率在四五十岁达到第二高峰,是否需优化疫苗接种流程,在特定时间段加强免疫,仍需进一步研究。所以,已接种HPV疫苗的妇女,应按照未接种疫苗妇女筛查指南进行筛查。
       不建议大众人群 进行卵巢癌筛查
       在女性群体中,卵巢癌虽然发病率较低,但起病隐匿,是妇科肿瘤里致死率最高的。宋坤说,在所有卵巢癌患者中,只有大约20%是在I期确诊,这部分患者5年生存率大于90%;不幸的是,60%-70%的女性确诊时,病情已发展到Ⅲ期和IV期,5年生存率不足50%。所以,卵巢癌是一个极具筛查潜力的癌种,如果能找到有效的早期筛查方法,可以挽救数十万女性的生命。
       “目前来看,常用的筛查方法,包括经阴道超声和CA-125检查,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前确诊时间,适当提高I期患者的确诊比例,减少IV期患者比例,但Ⅲ期患者并未明显减少,而这部分患者死亡率很高,所以并没减少整体患者的死亡率。相反,筛查带来的假阳性结果和过度手术干预,也给患者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宋坤提到,目前卵巢癌的筛查仍缺乏有效手段,不建议对大众人群进行筛查。
       据介绍,对卵巢癌来讲,最重要的患病风险来自BRCA1/2基因突变。“如果患者确诊了BRCA1/2的胚系突变,那么患者的女儿有50%的概率,携带同样的致病基因,会导致卵巢癌发病风险显著增高。此外,其他一些基因突变,也与卵巢癌发病相关。”
       宋坤表示,如果在家族中没有卵巢癌和乳腺癌患者,但有其他恶性肿瘤患者,比如消化道肿瘤、泌尿系肿瘤等,相比没有恶性肿瘤家族史的人群,BRCA1/2突变的概率也会明显升高。
       因此,目前卵巢癌筛查,主要是针对以上有高危风险的人群,争取能做到早期诊断,筛查项目包括血清CA-125检查及经阴道超声检查,可以每6个月或每年1次。
       预防发病方面,可选择口服避孕药或预防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口服避孕药5年或更长时间,已被证明可降低约50%的BRCA1和BRCA2突变携带者发生卵巢癌的风险。
       预防性手术,也就是输卵管卵巢切除术,效果要显著优于筛查,可降低80%-90%的BRCA1和BRCA2携带者的卵巢癌、输卵管癌和腹膜癌的发病风险。
       推荐携带BRCA1基因突变的女性,在35—40岁进行预防性手术,携带BRCA2基因突变的女性,在40—45岁进行预防性手术。
       年轻患者 保育治疗需谨慎
       目前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逐渐提升,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新诊断的45岁以下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和子宫颈癌比例,分别为6.5%、12%和36.5%。
       然而,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妇女推迟生育或再生育年龄超过35岁。宋坤表示,对于育龄期患者,采取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在治愈肿瘤的同时完成生育目的,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社会意义。
       文献及临床实验表明,保育治疗在患早期妇科恶性肿瘤的育龄期妇女中是可行的,根治性手术和保育手术的生存结果没有显著差异。
       “保育治疗的最终目的是成功妊娠,但目前整体而言,治疗后成功分娩率相对欠佳。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和宫颈癌治疗后,妊娠率分别在30%—50%、60%—80%、20%—50%之间。”宋坤表示,治疗后妊娠情况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解剖结构改变、术后并发症、性生活、夫妻感情等。尤其是对于存在高危因素接受化疗的患者,约80%的人面临生育能力下降问题。
       专家建议,治疗前应评估化疗对性腺损害的风险,在治疗完成后,应鼓励患者积极妊娠,对于治疗后长期未孕的患者,建议转诊至生殖中心进行不孕检查并应用辅助生殖技术助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