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好“先手棋” 打好“主动仗”——珲春市防汛备汛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盖晓宇
       6月份起,珲春市按照“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工作方针,牢固树立“两个至上”理念,做到工作早部署、责任早落实、措施早到位,推进各项备汛工作落到实处,筑牢防汛屏障,确保全市安全度汛。
       珲春市汛期为6月1日至9月30日,主汛期为7月15日至8月15日。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珲春市平均总降水量为360毫米~400毫米左右,较常年同期略多。降水主要集中在7月下旬至8月,初夏多雷电、冰雹、短时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盛夏将有局地强降水和区域性暴雨,发生局地洪涝、中小河流洪水和地质灾害的风险较大。
       防汛工作无小事。为做好防汛备汛工作,珲春市召开防汛工作会议,分析防汛工作形势,全面部署防汛工作,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同时,在加强防汛工作领导、完善基层防汛抗旱体系建设、落实度汛安全措施、督察隐患整改落实等方面多点发力,切实做深、做实、做细防汛准备工作,全面提高洪涝灾害防御能力。
       珲春市全面落实防汛抗旱行政首长负责制,印发《关于调整2023年防汛抗旱各项责任人的通知》,对全市各防汛抗旱行政责任人、水库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山洪灾害防御责任人、巡查管护责任人等1600余人逐一进行调整,并进行公示。修订完善《珲春市防汛防台风应急预案》《珲春市抗旱应急预案》等相关预案。同时,要求各乡镇街道、相关成员单位根据行业特点及时完善修订防汛抗旱、水库抢险、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城市防洪防内涝等相关预案,进一步明确职责和任务,做到监测预警、会商研判、指挥调度、巡查值守、抢险救援、转移避险等各环节全覆盖。
       为提升防汛工作水平和处理突发极端天气事件能力,珲春市防汛办组织各乡镇、街道防汛业务人员30余人进行培训。组织重点成员单位召开汛前会商研判会议,分析研判今年雨情、水情、工情、天气变化趋势,以及影响安全度汛的主要问题,研究落实防范措施。同时,成立专项检查组,对水利、电力、农村、城乡结合部、城镇低洼易涝区、山洪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等薄弱环节进行检查督查,发现问题27条,要求相关单位建立隐患排查整改台账,逐一明确整改责任人、制定整改措施、时限。
       珲春市各部门单位各司其职,时刻绷紧防汛责任这根弦,筑牢防汛“安全墙”。其中,市水利局对辖区15座水库、85处堤防、50个自动雨量站、28个自动水位雨量一体站、111处简易雨量站点、90处无线预警广播站等进行重点排查,把防汛措施和责任人落实到位,确保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市自然资源局对地质灾害隐患点逐一进行排查、核查,加强源头控制,切实做到早排查、早监测预警、早分析研判,做到防患于未然。市住建局对城区所有雨水井进行清挖、疏通,打捞清理排水道入口处的杂物,严防城市内涝。同时,各相关部门单位积极开展汛前自查,确保汛前准备工作落实到位、责任落实到位、隐患排查整改到位。
       无患源于有备。珲春市积极落实相关应急处置措施,做好人员物资准备、救援演练和隐患排查整改工作。截至目前,已储备编织袋4600条、铅丝6.75吨、无纺布6600平方米、土工布5000平方米、复膜编织布7600平方米、应急发电机10台套、冲锋舟3艘、橡皮舟3支、救生衣1900件、排涝设备6台套,向重点部位、水库前置砼预制块900个、彩条布17400平方米,储备堵水墙设备、铁锹等基础设备多件,随时用于防汛抢险工作。
       珲春市防汛抢险救援队伍主要由消防大队、森林消防大队、民兵和各乡镇街道的应急队伍组成,现有抢险人员2538人、大型装备109台,确保随时拉得出、顶得上。珲春市调整防汛专家组成员,成立了以水利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气象局等部门13名专业技术人员为核心的防汛专家组,为防指会商决策指挥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