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展新姿 ——珲春市发展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综述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近年来,珲春市合理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全力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走出了一条以“特”富农发展之路。
       发展苹果产业 促进增收致富
       夏至时节,走进珲春市板石镇孟岭村,漫山遍野的苹果树上挂满了苹果,煞是惹人喜爱。
       孟岭村党支部书记姜东珍一大早就来到果园,组织做好管护工作,为丰产丰收打牢基础。
       孟岭村地处图们江和珲春河交汇处,这里冬暖夏凉,昼夜温差大,土壤硒元素富集,赋予了孟岭苹果“个大、味甜、天然含硒”的特点。在这里,春有“赏花节”、秋有“采摘节”,央视、省州媒体多次进行了报道,全国各地的知名“网红”通过拍摄短视频和现场直播等形式,使孟岭村走进了全国网友的视线,扩大了孟岭苹果的知名度。
       十几年前,姜东珍看好孟岭村地理、生态、文化等优势,带着在韩国学习的专业技术,毅然返乡创业,借助孟岭村党支部带头兴办的农产品种植合作社,与乡亲们一起发展壮大苹果产业。
       “目前,我们村苹果树种植面积达550公顷,建起了占地8000平方米的气调库,有果农百余户,年产苹果2500万斤左右,年产值约3500万元,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我家也有2公顷果园,去年收入10多万元。”姜东珍说,“孟岭这么美,城里人都爱来,村民们再也不用去外面打工,在家门口就能挣钱。”
       “从最初尝试到现在形成规模,我的果园面积从1公顷扩大到7公顷,苹果品质不错,消费者十分认可,年收入可达50万元。”尝到甜头的农夫苹果采摘园负责人郎海涛告诉记者,目前,他正积极开拓境外市场。
       近年来,孟岭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在兴边富民和乡村振兴上持续发力,大力发展特色种植、田园经济等产业,积极引进气调库改造等项目,积极打造“苹果+旅游”村集体产业,走出了一条良性发展之路。
       利用优势资源  发展特色产业
       日前,记者走进杨泡满族乡东阿拉村的红松果林,只见村民们正忙着修剪树型、清理杂草,一排排松树整齐挺立,树梢上的松塔格外引人注目。红松果林负责人马桂营告诉记者:“我2000年开始在东阿拉村栽种红松,目前,红松果林面积已发展到100公顷,今年收入可达三四十万元。”
       一人富不算富,带领大家一起富才是真的富。多年来,马桂营积极向村民传授红松果林培育技术,帮助村里发展红松果林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同时,积极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增收。村民王基海每年农闲时都会到马桂营的红松果林工作,一年可工作4到5个月。
       近年来,杨泡满族乡以产业为重点,从组织形式、投入机制、经营模式、分配方式等方面着手,积极构建政府、村集体、村民共同参与、互惠共赢的产业发展新格局,探索开辟乡村全面振兴新路径。
       总投资1280万元的杨泡满族乡鑫丰牧业小镇项目,是杨泡满族乡帮助东阿拉村引进的另一个重点产业项目,于2022年9月开工建设,现已引进优质延边黄牛120头。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年出栏优质育肥牛1200头,预计年产值2400万元。
      项目负责人白春喜告诉记者,项目建成后,将选购村民种植的玉米、玉米秸秆等作为饲料,促进村民增收。同时,将组织村民进行学习观摩,鼓励和带动村民发展新型养殖业,努力实现共同富裕。
       推进项目建设 助力乡村振兴
       仲夏时节,走进密江乡解放村,清澈的密江河静静流淌,河底的砂石清晰可见。
       密江河基本保持原生态河床底貌,是大麻哈鱼的理想产卵场所。2004年,农业部投资在密江乡下洼子村建立了图们江洄游性鱼类繁育放流基地;2007年,密江河被列入首批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
       密江乡党委书记车俊平说,近年来,解放村围绕大麻哈鱼扩繁增殖,发展乡村旅游,积极打响文旅品牌。目前,总投资3亿元的珲春密江冷水鱼环球之旅产业园项目已开工建设。该项目今年计划完成投资7100万元,建设冷水鱼养成车间和20栋民宿等基础设施,力争年内完成冷水鱼养成车间。项目建成后,将提供用工岗位150个,可大幅提高村集体收入,有效带动周边各村发展旅游产业。
       近年来,解放村坚持把产业兴旺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引进兼具观赏和药用价值的景天三七、黄芪等中药材种植产业,积极发展黄牛养殖、蜜蜂养殖等特色产业,进一步增加了村民收入。
       “农”墨重彩绘新景,步履铿锵踏新程。未来,珲春市将奋力描绘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