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畴沃野满目新——珲春市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掠影

本报记者 穆蓉
       小暑时节,驱车行驶在珲春乡村,一个个特色农业产业基地花繁果硕,一家家农业企业产销两旺,一个个村屯美丽富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步伐强劲。
       近年来,珲春市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充分挖掘本地资源,调整农业结构,以育龙头、建基地、创品牌、拓销售等方式为抓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做强支柱产业,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三家子满族乡距离市区较近,交通便利、物产丰富。近年来,三家子满族乡立足区位和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棚膜经济,引导农民种植有机蔬菜和反季水果等,打造可欣赏、可采摘、可品尝、可带走的田园综合体。去年,全乡蔬菜种植面积达167公顷,拥有蔬菜大棚495栋,年产蔬菜5060吨。建设瓜果采摘大棚62栋,年产量55吨,采摘品种包括草莓、香瓜、黄桃、火龙果、葡萄等,成为远近闻名的“果园子”。扶持春艳种植专业农场扩大生产规模,现已完成投资3000万元,农场现有水田面积400公顷,成功申报绿色有机认证,水稻日加工量突破100吨。同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天顺百旺公司,年加工甜玉米1200吨,带动东岗子村种植甜玉米70余公顷,实现村民稳定增收。稳步推进东岗子村、八连城村黄牛养殖项目,以“村企合作”为载体,打造黄牛养殖基地。
       英安镇依托城郊村区位优势,坚持“基地化、市场化、品牌化、生态化”发展方向,因地制宜种植无公害蔬菜、瓜果、食用菌、甜玉米等优质高效经济作物。围绕“把生态做成产业、把产业做成生态”的发展理念,重点发展双新村无公害蔬菜和反季果蔬、英安村绿色水稻、关门村地栽木耳、富新村绿色榛子等项目。大力培育梅花鹿、延边黄牛、森林猪等养殖业为主的农业特色产业,发挥向阳村现有黄牛养殖规模、技术优势,着力发展黄牛养殖产业,购进现代化设备,扩大养殖规模,打造以绿色牧业为代表的黄牛养殖村。依托里化村梅宝养鹿场,构建小型鹿产品展厅,逐步打造集产品展销、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小型康养服务中心。
       近年来,密江乡充分挖掘下洼子村区位、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冷水鱼养殖产业,养殖了马苏大马哈、花羔红点鲑、金鳟鱼、鲟鱼等冷水鱼品种,年均产量5000公斤,成为当地村民增收的新渠道和全市水产经济的新增长点。同时,围绕大马哈鱼增殖放流、洄游繁殖、研学参观等项目,积极建设温泉、滑雪场、高空索道等文旅设施,开发集“食宿游玩”于一体的“两日一夜”旅游线路,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游玩。积极整合中岗子村、三安村养蜂产业,打造“密江优选”品牌,申请密江乡蜂产品无公害认证基地,推动蜂产品线上销售。
       近年来,板石镇大力发展富硒苹果产业,打造以“春季赏花、秋季摘果”为特色,集农业体验、民俗文化、休闲度假与一体的农旅融合新业态,切实提升孟岭苹果知名度,拓宽苹果销路。目前,孟岭村苹果树种植面积达550公顷,年产苹果2500万斤,年产值3500万元。同时,通过“市场牵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带农户”的方式,推动三产融合发展,打造“孟岭苹果”“松哲大米”等一批具有较高市场认可度的农产品品牌,通过电商平台实现农产品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地热销,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发展红松果嫁接、大榛子种植、蜜寒桃种植、芍药基地等项目,促进村民和村集体增收。
       春化镇依山傍水,景色宜人,自然资源丰富。为发展特色产业,春化镇在西土门子村投资440万元建设地栽木耳基地,发展地栽木耳220万袋,年收益约275万元。在四道沟村投资70万元,建设了占地7公顷的软枣猕猴桃基地,栽种软枣猕猴桃树苗7000株,与延边大学合作建立产、学、研一体化教学实践基地,延伸产业链条,带动4到5个村同步实施规模化发展。通过举行软枣猕猴桃采摘节、软枣猕猴桃种植园生态观光游等活动,逐步实现科学规范化发展。在上草帽村投资509万元,建设占地面积9077.96平方米的黄牛集中养殖小区续建项目,建设牛舍及附属设施。项目建成后,可存栏黄牛200头。通过发展一村一品特色农业,春化镇逐步形成了特色产业链。
       珲春市将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推动科技、金融、人才、市场、信息、服务等要素向“三农”集聚,加快构建农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推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升,努力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图为板石镇孟岭村果农在为果树疏果。                    本报记者 郎鹏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