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绿色发展新篇章——珲春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张鑫
       盛夏时节的珲春,远山含黛,满目苍翠;河面宽阔,碧波荡漾;天空澄碧,纤云不染……一幅壮丽秀美的生态美景图跃然眼前。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珲春市牢固树立和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生态环境保护摆在突出位置,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提升环境治理能力,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珲春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175天,占比96.68%,无重度污染天气。辖区内5个国控、州控断面,均达到或好于Ⅲ类水质标准,水质优良断面比例为100%;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老龙口水库水质达标率为100%。各功能区噪声均符合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近年来,珲春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为打好蓝天保卫战,珲春市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建立台账,实施动态管理;规范机动车检测线机构运营管理,今年上半年,路检抽查柴油货车348辆;稳步推进碳达峰行动,推动和指导重点单位做好全国碳市场履约;抓好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管控,开展联合督导检查和24小时巡查,有效防范违规火点。
       为打好碧水保卫战,建成珲春边合区工业污水处理厂并投入试运行;对入河排放口实行分类规范化管理;完成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评估;调查农村饮用水水源地集中式和分散式饮用水水源保护情况,实行信息共享;加强涉水企业和污水处理厂监管,促进污水达标排放;做好农村污水处理站运行监测工作。
       为打好黑土地保卫战,珲春市先后开展土壤隐患排查“回头看”和涉镉等重金属矿区历史遗留固废排查;规范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准入监管,强化地下水国考目标质量管理,持续开展点位周边5公里范围潜在污染源调查;协助省生态环境厅做好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
       为打好青山保卫战,持续开展绿盾点位复查复核,完善自然保护地问题整改台账;开展2022年两批疑似问题点位核查,其中一批已完成核查,无需整改,另一批核查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开展生态环保督察,是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大举措,对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珲春市积极开展复查复核等各类执法行动,全力打好督察整改攻坚战。截至目前,第二轮中央督察反馈的33项整改任务已完成28项,剩余5项正在有序推进;交办的32件信访案件整改完成率达100%。第二轮省级督察共交办5件信访案件已完成4件,剩余1件正在有序推进。
       为强化环境监管,珲春市积极推动排污许可证核发企业自行监测,实现监测联网、上传数据,严格进行监测管理。为推动清洁生产,将相关企业列入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名单。加强固废和危废管理,对纳入省危险废物监管平台单位进行评估。同时,积极开展了水源保护区问题、水质断面异常、春季清河行动等各类专项执法检查,开展非现场执法检查45次,对发现的问题,要求相关部门及时整改,将“双随机”抽查与各类专项整治行动紧密结合,共抽查企业35家,抽查结果向社会公开,并指导企业自查自纠,消除环境风险隐患,落实主体责任。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珲春市将聚焦目标任务,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加大执法力度,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强化环境监管,维护好百姓的环境权益。全力做好第二轮省级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工作,严格落实整改方案,不折不扣抓好问题整改。以水、气、土壤、固废危废、排污许可等为重点,排查整改生态环境问题隐患,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生态环境风险,坚决守住生态环境安全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