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利用重大机遇促东北全面振兴

王雪雁
       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关键要把握新机遇,塑造新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东北资源条件较好,产业基础比较雄厚,区位优势独特,发展潜力巨大。当前,推动东北全面振兴面临新的重大机遇: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有利于东北把科教和产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凸显东北的重要战略地位;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强化东北的战略支撑作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要牢牢把握新的重大机遇,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
       机遇是促进事物加速发展的契机,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对一个地区而言,重大的发展机遇千载难逢,把握并利用好机遇,就能赢得先机,进而推动区域跨越式发展。东北地区要强化机遇意识,充分利用好三大机遇。
       充分利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机遇
       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有利于东北地区把科教和产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国家实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大战略,为东北创造了重大机遇。东北地区是老工业基地,资源、产业、科教、人才、基础设施等支撑能力较强。同时东北地区人文科教基础较好,拥有一大批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汇聚一批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具有较强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
       促进东北科教和产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要充分发挥东北科教人才优势,牢牢抓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下好创新先手棋。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提升东北创新策源能力。围绕经济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促进东北 “大校、大院、大所、大企”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大研发投入,破解“卡脖子”问题,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激发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全面提高东北教育质量,持续创新人才政策,推动形成人才汇聚、人才回归、人才兴业的热潮,形成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强大内生动力。
       充分利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机遇
       进入新发展阶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进一步凸显东北的重要战略地位,为东北深化对内对外开放合作创造了重大机遇。东北地区是我国向北开放的前沿和重要门户,区位优势独特,在我国加强东北亚区域合作、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具有突出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当前东北亚地区是世界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发展空间巨大。深度开放是实现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动力,东北地区要增强前沿意识、开放意识,聚焦“五大安全”,做好对内对外开放大文章。
       东北地区要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要加强与东部沿海和京津冀等区域重大发展战略的对接合作,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积极参与东北亚经济循环,发展沿海经济带,扩大沿边经贸合作,在国际经贸合作中拓展发展空间,增强竞争实力。依托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沿边开发开放试验区等重点功能平台,采取更大力度开放措施,在畅通国内大循环、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中体现更大担当、展现更大作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更大进展。
       充分利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机遇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强化东北的战略支撑作用。从现在起,我们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构筑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必须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必须统筹发展和安全,这为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打开了新窗口,创造了新机遇。东北振兴战略实施20年来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但也必须看到,东北地区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些短板和弱项,转型升级任务依然较重,仍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强化东北的战略支撑,就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着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东北地区要抓住转型的契机,整合优势资源,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强化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加快传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构建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新格局,促进创新创造和科技成果落地转化。要下更大力气深化改革,进一步优化政治生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不断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吸引更多企业和人才在东北发展,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蝶变”升级。
       【作者系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