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可成炬 大爱耀边城——珲春市深入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田婕
       有志愿者的地方,就有文明在闪光。
       当乐善好施、凡人善举成为一个城市绝大多数人的生活理念时,当诚实守信、尊老爱幼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时,真善美的文明之花就会在这个城市深深扎根。
       珲春,就是这样一座城市。
       今年以来,珲春市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积极响应党和政府号召,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走进基层,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充分彰显了理想信念、爱心善意、责任担当,全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真正做到“群众在哪里,志愿服务就延伸到哪里”。
文艺联动 向需而行
       “大家好,今天我宣讲的题目是《全面推进民族复兴——文化是灵魂》……”在“党的声音进万家”活动暨党的二十大精神“百姓名嘴”基层宣讲活动上,吉林省文联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国家级非物质遗产评书传承人、吉林省“百姓名嘴”、珲春市文艺志愿者宋春明,以群众喜闻乐见、生动鲜活的故事为切入口,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
       今年以来,珲春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宣传教育中心联合全市各志愿服务组织,主动了解和征集群众需求,全面开展各类送文化、送温暖活动,让志愿服务看得见、摸得着、离得近。
       每当传统节日来临,市文联、市书法家协会、市美术家协会、市剪纸协会等文艺志愿者们,便挥毫泼墨、勾勒描画,创作出一幅幅寓意吉祥、饱含祝福的作品,送给基层群众,把美好祝福送到群众家门口和心坎上,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仅春节期间,开展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160余次,涉及志愿者1500余人次。
       在马川子乡马新村,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志愿者们定期为老人理发、帮村民打扫庭院、向村民讲解防范电信诈骗的知识和方法,村里到处洋溢着欢声笑语。
       多种形式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满足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大了对困难群体的关心关爱和帮扶力度,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暖心服务 小城大爱
       游客井喷,景区爆满、宾馆爆满、饭店爆满……今年“五一”“十一”期间,大量游客涌入珲春。如何让游客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温暖,是珲春广大志愿者的共同目标。
       在高铁珲春站,一群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或指引游客文明乘车,或帮助游客拖拽行李,这群人就是珲春市暖心服务车队、延边大学珲春校区和新阶联的志愿者们,他们放弃了宝贵的休息时间,为游客发放宣传图册和旅游线路图,向游客介绍景点、提供购票咨询,为游客推荐最佳旅游路线、乘车方式及住宿信息,让游客们倍感温暖。在旅游高峰时段,暖心服务车队还为游客提供免费接送服务,有效缓解了公共交通压力。
       上午6时,10多位政协委员着装整齐,佩戴志愿者标识,在敬信镇阳关坪建起了爱心摊位和临时服务区,准备了旅游宣传册、易拉宝展架、条幅、大小国旗1500面、矿泉水200箱、纸巾湿巾2000包,并带来了小药箱、针线盒、老花镜等物资,为游客提供暖心服务。
       为做好假期旅游保障工作,珲春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宣传教育中心招募了延边大学珲春校区大学生志愿服务队、暖心服务车队志愿服务队、政协委员志愿服务队、新阶层联合会志愿服务队及全市机关党员志愿者,累计投入志愿服务1200人次,在高铁珲春站、防川景区、市内关键交通点位、阳关坪大堤等志愿服务点位,为游客提供文明引导、安全提醒、维持车辆交通秩序、信息咨询和政策法规宣传、接送旅客等志愿服务,累计服务时长逾3200小时。
志之所向 愿之所在
       从物质到精神、从客观到主观,珲春市志愿服务项目涉及扶贫济困、敬老助残、生态环保、抢险救援、心理安抚等方方面面,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社会风尚。
       日前,在延边州委宣传部、州文明办主办的延边州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暨交流展示会中,珲春市5个志愿服务组织的志愿服务项目参与交流展示,其中3个项目获得二等奖,2个项目获得三等奖。
       为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向专业化、社会化转变,珲春市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用,将各级各类志愿服务资源有效整合,协调统筹开展工作。无论是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少儿阅读驿站——书香助成长”活动,为各学校、社区捐赠科技、文学、历史等图书1万余册,还是连续5个月联合市教育局开展“实践促成长、科技铸梦想、志愿创未来”研学实践活动,带动3115人参与研学实践。
       点滴善行汇成海,大爱方舟竞远航。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主动参与到志愿者队伍当中,城市因此更有温度,志愿精神在珲春大地绽放得愈加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