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人基里尔:爱上别样中国年

本报记者 杨叶
       2月9日,农历大年三十。住在珲春的俄罗斯人基里尔一家像许多中国家庭一样,一大早就开始忙活起来。收拾房间、贴春联、挂灯笼,全家人换上了新衣服、穿上了红袜子。
       基里尔一家来自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市。儿子丹尼尔今年15岁,在珲春市第四中学就读。为了更好地学习中国文化,丹尼尔3岁时就跟随爷爷奶奶来珲春生活。去年10月,爷爷奶奶因为身体原因返回俄罗斯,爸爸基里尔和妈妈塔季扬娜接替爷爷奶奶,开始了在珲春的“陪读”生活。
       “过春节要吃饺子,饺子里还包上硬币;父母要给孩子们准备压岁钱;春节联欢晚会要一起观看才有意思……”谈起春节,丹尼尔如数家珍。
       相较于儿子的“司空见惯”,基里尔夫妇显得尤为激动。“这是我们在珲春过的第一个春节,我们要沉浸式体验中国年俗,过一个原汁原味的中国年。”基里尔告诉记者,一过“小年儿”,夫妻俩就像“本地人”一样,忙得不亦乐乎,搓澡奶浴、烫发美甲、赶大集备年货……全都感受了一番。基里尔最喜欢的就是备年货,市场上到处人头攒动,叫卖声不绝于耳,浓浓的年味儿瞬间将他感染。“赶大集备年货像是拉开了新年的序幕,中国人过新年的喜庆和热闹让我非常惊喜。”基里尔说。
       黄昏渐至,基里尔家的厨房里飘出了“年味”。灶上的锅冒着热气,一旁的盘子里摆满了饺子,薄薄的皮儿、满满的馅儿。基里尔夫妻正在准备俄罗斯新年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奥利维耶沙拉。煮熟的土豆、鸡蛋、蔬菜、火腿和酸黄瓜配上蛋黄酱搅拌。基里尔说,蛋黄酱和酸黄瓜是这道菜的灵魂,这些食材都是他们从珲春的俄货店里采购的,物美价廉且正宗。
       回想起在珲春生活的这几个月,基里尔表示,完全没有遇到想象中的困难。珲春的各家商铺都有俄文标牌,售货员也基本都会俄语,出行、生活都很方便。偶尔想念家乡的味道,主要的食材在各俄货店里都能买到,俄式餐厅更是遍布大街小巷,就像在自己的家乡一样。
晚上8点,伴随着龙年春节晚会的上演,基里尔家的年夜饭也热闹开席。基里尔特意开了一瓶香槟,一家人围坐在桌前,边吃边聊。儿子丹尼尔一边弹吉他,一边唱起了中国传统歌曲,夫妻俩则唱起了俄罗斯民歌,欢声笑语中充满了浓浓的年味和团圆情。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基里尔一家来到小区里的广场上。儿子丹尼尔和小伙伴约好了一起放烟花。在珲春生活了近十年,丹尼尔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成了一个“中国通”,还收获了自己的“朋友圈”。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基里尔夫妇也与邻居们互相送上新年祝福,互道“新年快乐,龙年大吉!”
       “从春节的各种习俗中,我们体会到了中国人对阖家团圆、家庭和睦的重视。珲春人的热情和友善也时时温暖着我们,在中国过春节很温暖!”望着儿子欢笑、撒欢的身影,基里尔表示,他会陪伴儿子继续在珲春学习生活,体验中国文化。希望丹尼尔未来能在中国发展,成为中俄两国文化交流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