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守心

□羽涅
       春回大地,天气渐暖,厚重的棉衣便显得有些多余。阳光下,悠长的春风吹过万物,忽然就闪现出这样的诗句:“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也不知道这是谁的诗句,那个不知名的作者逝去了千年,而他的这首诗却流传千古,让后世无知的我们倍感亲切自然,我们的千言万语古人一句话就概括了,简洁不芜却意蕴丰远。
       早上醒来,晨光微曦,天地安稳静默,又想起那两句诗,上网一查,原来是宋代郭茂倩编《乐府诗集》里的一首诗。《乐府诗集》是一部乐府诗总集,全书一百卷,分十二类。上起汉魏,下迄五代,兼有秦以前歌谣十余首。除收入封建朝廷的乐章外,还保存了大量民间入乐的歌词和文人创造的新乐府诗。全书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对各种歌辞、曲词的起源和发展,均有考订。《乐府解题》说这首古辞“言芳华不久,当努力为乐,无至老大乃伤悲也。”乃是教人向善上进之作。我偏看重前四句:“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好一派田园春光图!田园里,葵菜碧绿,晨起的露水将要被阳光晒干,正在肆虐的“新冠肺”开始缴械。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大自然的美丽旖旎,让人心生敬畏钦羡,真想坐在这样的春光里千年万年,这时你也便知晓了如沐春风是怎样的感觉。
       在中国历史上,田园诗写得好的要数王维和陶潜,后人评价王维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确,王维的诗有一种艺术美感,读他的诗,眼前就浮现出一副完美的风景画。而那个“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更是了得,他的《归园田居》之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用词平淡自然,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修饰,营造了一种怡然自得的醇美意境。南山坡下,我的豆地里,杂草丛生,豆苗稀疏。清晨,我下地松土除草,星月下,扛着锄头回家歇息。草木覆盖了狭窄的归路,夜露打湿了我粗布的衣裳,衣服湿了又有什么可惜,只求我那心愿至死不移。“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虽然独自一身,却有一轮明月陪伴,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的自豪,那种静谧甜美的田园生活,那种不为五斗米折腰,安贫乐道,自足自乐的境界只让我辈心向往之。
       人生天地间,能真正摆脱名缰利锁,忠诚于自己的内心者少之又少,所以庄子提出了“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外化内不化”的哲学命题。在《论语·侍坐章》里,曾点也这样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想一想,在这样一个春色蓬勃、万物生长的的美好时节,去田园在天地间完成一场生命的仪式和心灵的洗礼,该是多么快乐的事情!曾点的话虽然朴素,但曾点内心的丰盈却无人堪比,他看透了名利,遵从了内心的宁静,世事悠悠,淡泊为大。置身苍茫尘世间,人需要看清自己的目的,看清自己的方向,看清眼前的权衡,以一种宁静致远的淡泊心智,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才真正可以达到空灵之境,才可以在不经意处,发现许多天地之道,实现自我修炼,终至大化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