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家园迎接“王”者归来

本报记者 杨叶
       盛夏时节,珲春北部的老爷岭群峰竞秀,林海氤氲。一声长啸响彻天际,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系统的红外相机前,两只稚气未脱的东北虎幼崽在虎妈妈的呼唤下“闯入”镜头,“炫技”似的来了个后滚翻,随后再次隐没于林间。
       眼下,正是东北虎豹重要的成长期和育儿期,东北虎一家春游、虎妈带娃巡山、东北豹夫妻秀恩爱等画面频现。“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成立以来,这样的场景经常出现在监测画面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珲春分局资源保护科负责人孙威说。
       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的珲春,拥有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森林覆盖率高达86%,野生动植物资源达1270多种,东侧毗邻俄罗斯豹地国家公园,是中国野生东北虎豹繁育、栖息、活动的重要区域,也是名副其实的“虎豹之乡”。
       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设立前,虎豹栖息地的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涉及多个市县和森工集团,存在“九龙治水”的困局。栖息地内耕地、村镇、道路等纵横交错,极大压缩了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
       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重要部署。实行国家公园体制,就是为了保持自然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屏障,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资产。
       2017年,横跨吉、黑两省,规划总面积1.41万平方公里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试点工作正式启动,珲春划入其中3782平方公里,占珲春市行政区划总面积的73.5%。2021年10月,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试点期满正式“转正”,进入发展新阶段。
       作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重点核心区,珲春市全力支持、全面参与野生动物保护和国家公园建设,一系列强有力的改革举措相继推出:实施森林植被修复、核心区生产生活退出、虎豹迁移扩散廊道建设等工程,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推动“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系统建设,探索国家公园自然资源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模式;建立网格化包保管护责任体系,常态化开展“清风行动”“清山清套”等打击非法捕猎和交易野生动植物专项行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珲春管护中心和所属保护站顺利挂牌运行,打通国家公园生态环境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管护“最后一公里”;制定生态管护员选聘实施方案,实施一户一岗政策,选聘公园内群众开展生态管护工作;积极配合开展野生动物损害保险勘查,兜牢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底线……
       保护力度不断升级,保护手段持续增强。自公园设立以来,珲春辖区内野生东北虎豹数量呈现恢复性增长,每年都能监测到东北虎雌虎带幼崽和东北豹雌豹带幼崽的新家庭出现,监测记录的东北虎新繁殖家族至少8个、东北豹新繁殖家族至少10个。
       “现在我们在野外巡护时,经常能与野生动物‘不期而遇’,成群的梅花鹿在林中穿梭,‘傻狍子’看到我们也不害怕。”珲春市林业局动保巡护队队长李冬伟从事动物保护工作十几年,谈起近些年林区生态系统的变化,他感触颇深。
       据李冬伟介绍,随着东北虎豹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巡护队的巡护范围也扩大到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毗邻区。“我们会努力工作,争取做到清一片、净一片、稳一片,确保虎豹栖息地的连通性和安全性,让虎豹在这个区域更好地繁殖、惬意地生活。”李冬伟说。
       跟随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珲春分局资源保护科负责人孙威驱车行驶在G331珲春段,只见道路两侧绿涛阵阵,山涧潺潺,处处生机盎然。“建设国家公园,既要保护生态系统,又要保障原有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实现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相统一。” 孙威说:“去年,我们联合林业部门和各乡镇选聘了1500多名低收入农民成为生态管护员,参与公园生态管护工作,实现‘一户一岗’,每户每年按照1万元标准支付管护经费”。
       “现在我们不仅能保证原有的生产生活,还可以通过生态管护获得更多收益。没想到,我们还能‘因虎增收’呢!”春化镇上草帽村生态管护员王朋冰说。如今,走进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的每一个农户家中,几乎都能看到“虎豹公园生态管护员”的标识。这些祖祖辈辈“靠山吃山”的原住居民,变成了看山养山也靠山的生态管护员,从国家公园建设中真正体会到了获得感和幸福感,成为国家公园建设真正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如今,在珲春广袤的温带针阔叶混交林里,“众山皆有虎”的盛况不只停留在记忆,“虎啸山林、豹跃青川”的生动画面已从“再现”到“频现”。百鸟争鸣、百兽竞逐,万物共生,欣欣向荣,“生态绿、生命春”已悄然绽放在珲春大地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