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落边城 灯火璀璨夜未央

——珲春市暑期旅游观察之二
本报记者 李莹
       当暮色为中朝俄三国交界的珲春披上薄纱,这座边境小城便开启了另一种鲜活模样——霓虹与星光交相辉映,烟火与文化共生共融。
       近年来,珲春市以“夜”为笔、以“新”为墨,在培育多元消费场景、融合文化基因、激发创新动能上发力,让“夜经济”潮起来、亮起来、火起来。
       欧式街是夜游珲春的“流量担当”。
       踏入街区,独具特色的俄式风格建筑在暖黄灯光的勾勒下,尽显异域风情,让人仿佛瞬间穿越到欧洲小镇。街道两旁,彩色玻璃折射出斑斓光影,与炫彩霓虹相互辉映,为欧式街增添了浪漫梦幻的氛围。网红巴士餐车一字排开,烤肠的焦香、咖啡的醇厚、俄式甜点的甜蜜交织飘散,引得游客纷纷驻足。舞台上,文艺演出精彩纷呈,既有朝鲜族歌舞的灵动柔美,也有俄罗斯传统艺术的热情奔放,音乐、舞蹈等节目轮番上演,将现场氛围一次次推向高潮。“周末带着孩子来玩,这里的美食、表演都让人目不暇接,孩子玩得都不想回家了。”市民刘女士笑着说。
       与欧式街的浪漫异域风不同,汉唐街夜市充满浓郁的烟火气息,堪称美食与欢乐的“集结地”。
       在特色美食区,滋滋作响的烤串香气四溢,金黄酥脆的煎粉裹满酱汁,俄罗斯大串等异国风味别具一格,更有螃蟹、生蚝等新鲜海鲜现场烹饪,满足食客的味蕾。儿童游乐区里,海盗船、旋转木马等设施让孩子们欢笑不断;文创零售区陈列着印有“珲春”的冰箱贴、俄式套娃等特色纪念品,游客穿梭其中,精心挑选心仪的伴手礼。商户与工作人员时不时与游客互动合影,阵阵欢笑声回荡在夜市。“第一次来珲春,汉唐街的热闹超出我的想象,美食多、玩法新,太有烟火气了!”游客张先生兴奋地说。
       当人们沉浸在热闹的氛围中,珲春丝绸之路渤海古镇则以厚重的历史底蕴吸引着文化探寻者。
       这座根据唐朝时期渤海国历史精心打造的古镇,是珲春市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重点项目。漫步在青石板铺就的“古驿道”上,指尖抚过斑驳的“唐代石刻”,仿佛能触摸到千年前的历史脉搏。古镇内,唐风建筑飞檐斗拱,古色古香的街道上,身着汉服的游客穿梭其中,与周围景致相映成趣。
       夜幕下,古镇内灯光璀璨,大型实景演出重现渤海国的繁华盛景,让游客全方位领略盛唐文化的魅力。这里不仅复原了渤海国时期的建筑风貌,还推出了唐风服饰试穿、投壶射箭等传统游戏,以及民俗风情演艺、非遗手作体验等活动。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历史与现实的碰撞,仿佛真的回到了千年前的大唐盛世。”游客李女士感慨道。
       特色街区让人流连忘返,夜娱活动更为珲春的夜晚增添了无限活力。
       颇具俄罗斯风情的演绎音乐吧每晚座无虚席,中国歌手与俄罗斯演员同台献艺,劲歌热舞、精彩魔术轮番上演,让观众不出国门便能感受异域风情。西餐厅、音乐酒吧则以独特的氛围吸引着年轻人,舒缓的音乐搭配轻柔的灯光,适合与朋友小聚谈心;激情演唱点燃全场,观众们随着节奏摇摆;DJ音乐将夜生活推向高潮,舞池中满是尽情释放活力的人群。“在珲春的夜晚,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娱乐方式,每天都过得超充实!”游客王女士兴奋地说。
       为促进夜经济持续蓬勃发展,珲春市不断完善配套设施,引入网红元素,美化亮化夜间环境,优化停车服务,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组织志愿者服务队伍,为游客提供贴心帮助。同时,积极推动夜购物、夜美食与夜文娱、夜体育等业态深度融合,打造多元化的夜间消费场景。
       玩得开心、吃得放心、住得舒心,是游客出游的三大需求。在珲春,特色酒店、民宿客栈各美其美,丰富了游客的选择,让国内外游客拥有新颖特别的度假旅程。特别是位于市中心的民宿备受青睐,这里交通便利,下楼便是商业圈,餐饮、购物一应俱全。民宿不仅有多种房型,还融入了影院元素,让游客在疲惫的游玩后能享受私人观影的惬意。同时,提供帝王蟹加工服务,让游客品尝到地道的海鲜美味。“房间干净整洁,服务也很周到,住在这里特别舒心。”游客李女士满意地说。
       如今,蓬勃发展的夜经济,正成为拉动文旅消费的强劲引擎,让珲春的夜晚绽放出独特魅力,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名片,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走进这座边境小城,感受独特的魅力与活力。
       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接待游客361.63万人次,同比增长25.68%;实现旅游收入42.8亿元,同比增长32.1%。
       未来,珲春将深耕夜经济领域,让璀璨夜色照亮城市发展之路,书写文旅融合发展新篇章。


初审:鞠艳红
复审:冯雪 李莹
终审: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