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珲春的驻防

柴瑜
       珲春位于吉林省东部,地处中、朝、俄三国交界地带,是清朝祖先的发祥重地,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珲春在清康熙以后逐渐成为驻防重地。
       清初,长白山和图们江流域均被列为龙兴之地而封禁,珲春被清廷划为“禁山围场”,隶属于宁古塔将军管辖,康熙十五年(1676),宁古塔将军移驻扎吉林乌拉城,改为吉林将军,于宁古塔设置副都统,珲春隶属于宁古塔副都统管辖。由于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后,国内形势渐好,经济复苏,人口增加,随着土地兼并和自然灾害,大量人口涌入东北地区寻求生计,为阻止其流入封禁区,康熙五十三年(1714)开始在珲春地方设置协领衙门(协领为正三品官),以维护皇家围场。《珲春副都统衙门档案》记载:“珲春地方于康熙五十三年将库雅拉人等编为三佐领,设立佐领三员、骁骑校三员、兵一百五十名,本年由宁古塔移驻兵四十名,共兵一百九十名、协领一名、防御二员、笔帖式二员。”管辖“东至海一百八十里,西至图们江二十里外朝鲜界,南至海一百一十里,北至佛思恒山一百二十里图们江界”之境内人户。据《珲春县志》记载:“珲春驻防城筑于珲春北岸,与朝鲜接壤,皆库雅喇人等,所居周围一里,门四,建年无考,疑系与协领衙署同时建筑。”
       由于珲春地处中朝边境,清朝入关时,图们江以北地区是丛林密布、人迹罕至的无人区,朝鲜人越境偷参、伐木、垦地、打猎等事件时有发生,珲春一带一直疏于管理,朝鲜边民越界建屋垦荒、采参伐木现象日渐严重,还曾发生过流血事件。由此,清政府加强了在珲春的驻防,增强了警备,但珲春驻防衙门只是奉命缉捕、解送越境犯人,而无审理权。
       因边务事繁,珲春成为中俄交涉的敏感地区,沙俄欲壑难填,公然侵扰,俄国向乌苏里江以东地区的所谓移民骤增,其部队亦越发蛮横凶残,珲春首当其冲。咸丰九年(1859),清政府加赏珲春驻防协领为副都统衔以重事权。至光绪七年(1881),升设为副都统衙门(是清代驻防八旗地方军事组织,兼管地方行政事务),直属吉林将军管辖。咸同以后,清政府内忧外患,国库空虚,积欠、克扣奉饷时有发生,官兵受累颇深。珲春八旗驻防官兵及其家属的生活来源,除中央财政支出外,各户另分配一些地亩耕种,兵丁16垧,珲春地区驻守卡伦(卡伦是清朝在边疆之关隘、要塞等处设置的一种特有的管理或者防御措施。珲春地区设卡伦15处)的兵丁也有分地,规定是驻卡伦兵丁每员耕地5垧,据记载每年都有许多百姓在收获季节来到珲春地方帮助驻防官兵收割粮食,收割后返回原籍。尽管如此,珲春驻防兵力仍少,且任务繁重,珲春驻防官兵的管理非常严格,除要奉命出征参加朝廷的军事行动外,平日要看守本地区的哨卡和仓廒。春秋二季要进行集中的训练,清政府怕驻防官兵“安居暇逸”,以致“颓惰废弛”,因此要求极为严格。为了加强在珲春驻防,扩大兵营,增加兵力,吉林将军上奏清廷,认为珲春驻防面积广阔,而兵力甚少,远远低于敌兵。“依一军虽经训练,可资得力,然靖边中前两路驻扎珲春,实止步队五营,马队二营,以所有人数计之不过三千人,若以敌兵较之不及三分之一,则添兵以御前敌,兼顾朝鲜北境城为急务,此珲春实在情形也”。面临强贪之邻,珲春成为“吉林全省最要之区”。尽管清政府对珲春地区甚为关注,但迫于当时形势,清政府在兵员配备、边境布防诸方面难尽人意,面对强敌,珲春驻防兵虽有捉襟见肘之感,但仍愤然而起、浴血奋战,成为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
       光绪六年(1880)吉林将军铭安与吴大澂奏设吉林防军,参照湘淮和直隶练军章程,改编原有的八旗兵制,废除世袭制,改为招募制,共建防军马步13营,5000人,次年防军增至9000人,后统称靖边军。光绪七年(1881),珲春城靖边军共4122人,分7个营队,分别驻扎在红旗河南岸、黑顶子等处。
       光绪十年(1884),珲春副都统奏加帮办边务衔,光绪三十三年(1907),吉林改建行省,珲春副都统衙门仍暂保留,宣统元年(1909)裁撤。珲春地方自清代康熙五十三年(1714)始设驻防衙门,至宣统元年驻防机构裁撤,历时195年,历经清代9朝,这期间,珲春驻防机构加强防务,开发矿藏,设立医局,提倡教育。通过建衙署,修城垣,设局招垦,实现了移民实边,垦荒兴农。清政府实行的严密封禁政策,对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产生了积极影响。与此同时,珲春驻防兵作为清廷的后备军,在清朝的多次征战中,都被清政府征调,这对捍卫疆土、维护主权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吉林省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