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拥花盛开 鱼水情更浓——珲春市扎实推进双拥工作

本报记者 盖晓宇
       拥政爱民促发展,拥军优属强国防。近年来,珲春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双拥工作与提升部队战斗力、加快珲春开放发展有机结合,全面落实拥军优属政策,形成了“同守一方土、同富一方民”的良好氛围,军政军民关系日益密切,鱼水情谊更加深厚,双拥工作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进步。获得省级双拥模范城“四连冠”、全国双拥模范城“三连冠”,全市双拥工作成效显著。
       一直以来,珲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双拥工作,坚持把双拥列入军地改革建设总体规划、党委重要议事日程和绩效考核范畴,定期召开双拥工作、党委议军等系列会议,持续强化组织领导、经费保障和督察考核,构建了双拥工作与领导干部使用、部门责任、评先选优“三挂钩”和纳入党政军重要议事日程、干部政绩考核范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精神文明建设重要内容“四纳入”,以及党政主要领导政策文件亲自签批、事项亲自过问、问题亲自解决、活动亲自参加、任务亲自落实“五亲自”的工作格局。
       在双拥工作机构日趋健全的同时,珲春市成立以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军地合署办公,设立工作专班,确保有机构、有人员、有办公场所和经费保障。同时,深入开展思想发动、狠抓目标责任落实、制定具体实施计划、建立完善保障措施,为双拥工作扎实开展提供机制保障。
       实施“整合红色资源、打造双拥文化、增强教育功能、彰显特色优势”战略,将国防和双拥教育纳入军地教育体系,开设党校国防教育课,利用《珲春史话》等乡土教材进行光荣传统教育,建成大荒沟党史教育基地、红色文化民俗博物馆、“张鼓峰事件”陈列馆、珲春烈士陵园等52个教育阵地,选树安石林和古城村警务室等一批国、省级先进个人和集体,为500余户烈属、军属和退役军人等家庭悬挂光荣牌,军地联合开展“爱心献功臣”“双拥在基层”等活动,特别是创出了“党政军警民同心筑堡垒”“国门党建一体化”等特色品牌,形成了阵地教育、全民教育、媒体宣传“三位一体”的国防教育模式。
       在积极支持部队建设方面,珲春市坚持双拥活动制度化、经常化。一年来,市级领导累计走访慰问驻珲部队和优抚对象40余次,先后为100余名官兵提供科技、教育、文化、法律等服务,向驻珲部队送图书2万余册,引导社会组织开展拥军活动50次。在高铁站、客运站、医院等处设置现役军人依法优先服务场所,提升军人的获得感。
       2020年,全市各级各部门积极支持部队建设,建立健全优抚工作、法律服务和驻军子女入学保障体系,发放各类抚恤金1579万元,为在乡重点优抚对象发放医疗资金85万元,解决60名军人子女入学入托问题,为162名未就业随军家属落实补助金89.5万元,接收转业干部14名、退役士兵34名。
       多年来,面对珲春人民火热的拥军热情,驻珲部队官兵把珲春当故乡、视人民为父母,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建设、脱贫攻坚和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其中,驻珲某部主动帮助三家子满族乡三家子村贫困群众发展畜禽养殖,拓宽增收渠道;驻珲某部在捐助特困家庭学生130余人、残疾学生20余人的基础上,投入70万元推进春化镇四道沟村软枣猕猴桃采摘园项目建设,该项目预计年产20万公斤软枣猕猴桃,收益可达50万元……
       同时,驻珲部队先后出动官兵600余人次,清理防洪涧沟30余处;派出校外辅导员400人次,军训学生7000人次;每年巡诊50余人次;主动参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在圈河口岸打造全省首座“一体化查验场”。主动参与地方抢险救灾等活动,累计抢救财物500余万元、救助遇险群众600人、为群众做好事300余件。尤其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驻珲某部派出官兵50余人次、400余名退役军人组成15支志愿者服务队,与全市干部群众共同奋战在抗疫一线,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军地军民的鱼水情深。
       珲春市深入开展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合力治边,建立“军管线、警管片、民管点”边境管理模式,健全“十户联防”机制,设立边境“110”报警平台,组建军警民联防队,组织民兵开展“基地培训、入营驻训、以勤带训”,不断加大巡逻防护力度,群众治安满意率达90%以上,珲春市获评“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示范县市”。
       鱼水情深,历久弥新。在珲春这块军民鱼水情深的热土上,由军民携手共同铸就的双拥丰碑,将绽放出更加绚烂多彩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