珲春市人民法院 聚焦群众关切 践行司法为民

本报记者 李莹
       珲春市人民法院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民生、主动作为,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走深走实。
       针对群众没有时间办理相关业务的情况,该院建设24小时“不打烊”便民服务站。整个流程像操作ATM机一样简单便捷。记者在该服务站看到,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只需刷身份证就可以完成在线身份验证,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自动上传文书,还可实现自助案件查询、自动程序性法律文书打印和领取等功能,实现诉讼实务“一站式、随时办、自助办”,打通诉讼便民“最后一公里”,填补了法院非工作时间和节假日期间的服务盲点。
       春化镇距离珲春市区90公里,当事人到法院参与诉讼往返需要三个多小时。为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该院以问题为导向,在巡回审判点基础上建立便民网络法庭,提供开庭、调解、执行和解多个诉讼服务,操作简单便捷,当事人只要通过短信中的会议码登录进入系统即可与法官“面对面”交流,系统还提供全程录音录像、法律法规查询,开庭过程中经过法官同意可在线扫码进行举证质证,庭审结束后笔录在线签字回传给法院。便民网络法庭的创新举措,被人民法院报刊载。
       为化解执行矛盾,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司法需求,该院于今年3月成立执前调解中心。将在线调解室升级改造,为不方便来法院的当事人开展线上调解,让诉讼群众“不见面”“不跑路”,即可实现诉求。截至目前,该中心已成功化解案件533件,有效减少了当事人解决纠纷成本,提高了执行效率。
       为破解胜诉农民无钱备春耕的难题,该院开展“保春耕、惠民生”执行专项行动。共拘传被执行人21人,其中,拘留3人,促成和解2件,执行完毕9件,执行到位金额17万余元。切实保护了农民的合法权益,有效地震慑了“老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开展基层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活动,针对农忙时节一些诉讼人来不了法院的实际情况,该院将法官干警下派到各乡镇基层调解组织,深入田间地头“第一线”排查、化解矛盾纠纷。针对婚姻家庭、劳动争议、消费者维权等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案件,开展巡回审判、就地开庭、就地调解。
       在推进法院便捷立案方面,针对“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建立绿色通道,安排专人提供导诉服务,并制作网上立案操作手册和网上缴费指南,让网上立案和缴费操作变得简单、易懂。针对农民工、劳动争议案件及涉企、涉股东权益纠纷案件开设绿色通道,确保涉及上述群体的案件快立、快审、快执。
       为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促进群众学法、知法、懂法、守法,该院不断创新载体,通过线上与线下、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持续深入开展普法活动。与延边旅游广播联合开设“说法时刻”栏目,每个月定期选派法官走进直播间开展普法宣传,并与延边新闻综合广播进行对接,选派青年法官做客“百姓热线”开展普法宣传3次。同时,根据不同群体、共建单位的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常态化开展《民法典》宣讲和法院开放日等活动,受益人数达1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