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最早的外文书院——中俄书院

孙业文
       在珲春这座美丽富饶的边境城市,随处可见金发碧眼的俄罗斯人,他们不仅带动珲春经济的发展,也掀起了全民学习俄语的热潮。现在珲春不仅有职业高中专门教授俄语,还有许多培训机构在传授俄语,学员遍布各个阶层和各个年龄段。在珲春,人人都会说几句俄语,这种语言环境成为珲春一大特色。
       其实,早在清初珲春就有教授俄语的学校,这就是中俄书院。中俄书院是吉林省第一所外语专科学校,在珲春、延边乃至吉林省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1858年5月28日,沙俄用武力胁迫清廷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割占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千米的中国领土,并将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千米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1860年11月14日,沙俄又逼迫清廷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条约》,又割占了中俄“共管”地区。从此,珲春地区由吉林省腹地变成中俄边境地区。
       由于珲春与沙俄接壤,两国接触增加,边境交涉事宜也日益频繁,珲春急需通事(翻译),这种人才必须通晓两国语言文字,又善于外交辞令。可是当时吉林省各域(如吉林、宁古塔、三姓、珲春等)当差者不懂俄语,尽管民间有粗通俄语者,但远远达不到实际需要的程度。因此,两国在接触及处理来往照会的过程中,常常发生隔阂与误会,严重地妨碍了两国间的接触。于是,光绪十三年(1887年)吉林将军希元奏朝廷恩准,决定成立珲春中俄书院,又奏调内阁中书庆全为珲春中俄书院俄文教习,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正月抵珲春着手成立书院事宜。
       中俄书院的规模、经费等一切事项,均依照京都同文馆(专门培养译员的学校)章程办理。书院考取宁(宁古塔)、姓(依兰)、珲(珲春)三城八旗子弟入院肄业,以15名为额,年龄在15岁-20岁之间、天资聪明粗通汉文者为人选。其15名名额的分配原则是,珲春的八旗子弟多于其他两城。首批招收学员的比例是:在珲春城八旗中,挑选7名学员,在宁、姓两城各挑选4名。于光绪十四年三月初一开院授课。该书院同当时的其他书院一样,没有固定的学制、年限。课程是按六年安排的。前两年学习俄语声母、韵母及单词、变格等内容,“聪明者用心学习六年可成,愚钝者用心学习九年可见成效”。考试分季考、岁考,获岁考前三名者,能得到可观的奖金。
       书院的一切费用由国库开支,教习庆全的月薪水为60两,厨役、杂役的月薪水为5两-10两。学生的书本纸墨费、伙食费、饷金、赏金均为官费。经费先由珲春边务垫付,后由吉林将军奏报朝廷由国库给予核销。
       教习庆全在珲春年满回京,复由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工部候补主事毛鸿遇接任,月薪30两。
       到了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四月,中俄间除少量的边境接触外,更多的接触发生在省内腹地各处,但是省交涉总局接触更为频繁,急需通晓中俄文的翻译。因省城没有这方面的人才,无奈把珲春中俄书院俄文教习毛鸿遇调至吉林充当俄文教习翻译,参与中俄交涉事件。因此,中俄书院由珲春迁至省城吉林。又因沙俄在吉林省境内兴建铁路工程(即中长铁路吉林省境内一段及滨绥线),沙俄人员来吉者众多,在俄文公务往来日益增多的情况下,需要增加俄文教习。于是,提拔委任学生连升、五品顶戴依力丰阿两人为俄文副教习。同时,增补俄文学生15名。中俄书院以教书育人为原则,经常以纲常知识为诸生讨论内容,以国外洋文为应变之方,以圣贤书传为立身之本。书院除俄文教习之外,还另委派汉文教习教圣贤书目。
       日俄战争后,日胜俄败,长春、吉林以南被划为日本势力范围,俄兵撤出吉林、珲春等地,中俄书院失去了存在的客观条件。   (作者单位:图们江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