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饽饽

       饽饽是满语词汇,至今仍为满族人民所袭用。
       饽饽的原料为糜子、粘谷和粘高粱。是满族人民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也是满族人民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糜子加工去皮后俗称大黄米。粘谷加工去皮,称为小黄米。粘高粱加工去皮叫粘高粱米,这三种米经碾磨加工,粉碎成 “面状”,然后制成各种饽饽。
       把米加工成面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干加工,就是将米淘净控干,上碾子碾碎,用细箩筛。干面易保管,在做饽饽之前,将干面放在容器里,然后用开水烫二分之一左右,边浇开水边用铲子搅拌,待温凉后,把面和匀,放在炕头上或热的地方,使其发酵后,方能做饽饽。二是水加工。就是将淘好的米,用磨磨碎,边磨边往磨眼里注适量的水,如今用电磨。磨出的面是稀的,如果过稀,还要适当控水,干湿度适宜后,再做各种饽饽。
       饽饽最大的特点是耐饥饿,因而成为满族先人狩猎时携带方便的食品。在春耕、夏锄、秋收三人季节都食用饽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