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闻粽香

□宋嵩
       小时候,端午节的记忆,除了知道这首“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拴彩绳,吃五黄。煮鸡蛋,佩香囊,赛龙舟,喜洋洋”的儿歌外,就是吃粽子和煮粽子蛋,采艾蒿,还知道一点儿这个节与屈原有关,至于这个节日里面的传统文化,那些代表中华文化深层次的东西,则一概不知。
       那个时候,物质匮乏,小孩子都盼过节,因为过节,就能吃到平时吃不到的好吃的。小时候,我特别爱吃粽子,与粗糙的“大锅贴”相比,那软软糯糯的香甜,让我垂涎三尺,特别盼着快点过端午节。
       每到端午节,妈妈都会在前一天,将买来的粽叶、粽绳用水浸泡,清洗干净,再把糯米浸泡一夜,端午节早上四点起来包粽子,她用两片粽叶,折成锥形,再把泡好的糯米加上大枣,包起来,用棕绳缠绕几道,就包好了,她一边麻利地包,一边叫我们起来,去采艾蒿,并告诉我们用艾蒿上的露水洗眼睛和脸,说这样眼明脸亮,不得眼病,皮肤好。我们揉揉惺忪的睡眼,迷迷瞪瞪地起来,打起精神,到离我家不远的南河边上采艾蒿。
       晨曦微露,凉风习习,行人稀少,小城安静,只有我们的脚步声。那时候的珲春,还是一个未开发的边陲小城,河边上草木繁多,蒿草茂盛,有的都快半人高了。按照妈妈的吩咐,先用艾蒿上的露珠洗眼睛和脸,那晶莹剔透的露珠,被我们用小手,小心翼翼地掬捧到眼睛和脸上,冰冰凉凉的,好清爽,艾蒿的清香,沁人心脾,人也一下子精神起来。我们姐弟四人分头开采。当我得意洋洋地抱着一大捆艾蒿,招呼他们准备回家时,姐弟们大笑着说:“你采的这是蒿子!”我举着蒿子争辩道,“这就是艾蒿呀?”弟弟说,“艾蒿像四叶草,头是圆的,你采的头是三角形,这个像艾蒿,但却是蒿子!”姐弟们都笑出了眼泪,边笑边说,“你光认字儿,不认蒿儿!”
       我从小爱读书,在家里干活最少,所以,被他们揶揄。在他们的笑声中,也在他们的帮助下,我又重新采了一些真艾蒿。当我们抱着一大捆艾蒿,回到家中时,家里已经粽香四溢,饭菜飘香了。妈妈从我们采来的艾蒿里,抽出一小把儿,用红绳拴上,挂在门上,说是辟邪,其余那些艾蒿,放起来,留着夏天熬水洗澡,或者熏蚊子。我迫不及待地要掀锅盖,母亲嗔怪地打了一下我的手说:“小馋猫,还要等一会儿,鸡蛋刚放里面煮。”母亲每次都在煮粽子的锅里,放6个鸡蛋,家里每人一个,那样煮的鸡蛋,有一股清香味。在那个什么都缺的年代,这个鸡蛋的味道,也足以让我“咂咂”嘴巴想上半年。
       随着父母和弟弟相继故去,那个带有妈妈味道的粽子和粽子蛋的味道,依然唇齿留香;弟弟和我打趣小时候采错艾蒿的画面,仍然存在脑海,挥之不去……
       尽管现在富足的生活,让小时候想吃粽子的心愿,不再是期盼,琳琅满目的粽子,口味也各种各样,但带着妈妈爱的味道的粽子,却再也吃不到了,而流淌在血脉里的传统文化基因符号,却深深烙印在心中……
       如今,每到端午,便会给孩子们讲端午节的来历,讲屈原的故事,并带着孩子们采艾蒿,教他们辩识艾蒿。和孩子们在一起,站立在水泽之畔,看荷花亭亭,湖水深碧,恍若听到远远传来古老的吟诵,那是峨冠博带的浪漫主义诗人,穿越几千年的光阴在仰天长歌:“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即便无人能懂自己,也只愿独自保有生命的芬芳。
       这是一位忧国忧民的士大夫,一片赤诚天地可鉴,代代相传,成为一种爱国精神的传承。他那闪烁着家国情怀的诗,让悠悠的浪漫诗情,从此源远流长,恰似汨罗江水,日夜奔流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