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治”入微守碧水 “幸福河湖”展新卷——珲春市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相文婷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自2017年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以来,珲春市始终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全力解决河湖突出问题,着力改善河湖生态环境,努力绘就“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绿色河湖生态新画卷。
    珲春域内江河纵横、湖泊众多、水系发达,流域面积在2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4 条,小(Ⅰ)型(含)以上水库有6个。针对全市河湖实际情况,珲春市按照分河、分级、分段、分左右岸的原则,积极构建市、乡、村“三级”河(湖)长体系。全市总河(湖)长由市委书记和市长共同担任,市委副书记、主管副市长共同担任副总河(湖)长,32位市级领导分别担任市级河(湖)长,共设立乡级河(湖)长64人、村级河(湖)长119人,实现所有河湖全覆盖,河湖治理成效显著,河湖水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为守护好一方碧水,珲春市科学部署,精准施策,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全面落实河湖管护责任主体,形成河湖有人管理、有人保洁的良性运行机制。今年以来,珲春市以深化河(湖)长制为抓手,全面推动区域内主要河流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持续改善河湖生态环境,全面开展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排查整治工作,针对“乱建”等16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目标,积极推进整改。大力开展河湖“清四乱”“回头看”“春季清河”、打击“非法采砂”等专项整治行动,清理垃圾近4900立方米,清理长度460公里,开展清河活动360余次。
为持续改善水生态环境,珲春市加快推进妨碍行洪问题点位整改,积极推进绿水长廊项目。根据全省万里绿水长廊实施规划,重新规划汇总,分为近期(2021-2025年)和中远期(2026-2035年),共计实施绿水长廊项目59个,预计总投资40亿元。其中,近期项目42个,预计总投资18.45亿元;中远期项目17个,预计总投资22.23亿元。截至目前,已完工2个,完成投资0.15亿元。待收尾工程2个,完成投资1.8亿元。
    河(湖)长制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珲春市积极推动“河(湖)长+检察长”机制,严厉打击破坏河湖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充分利用公益诉讼检察职能,维护河流水域治安秩序,确保河(湖)长制工作取得实效。同时,探索“企业河(湖)长”治水新模式,促进“美丽河湖”创建。积极推进“河(湖)警长制”及“雷霆护水”专项行动,实现各级河(湖)警长与河(湖)长“一对一”全配套、零距离无缝对接,做到信息共享、互通情况、捆绑联动,共同研究河湖区域突出的治安问题,收集发现涉河流犯罪线索,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河湖环境、影响河湖安全、盗抢破坏河湖公共设施等涉河湖违法犯罪行为,全力维护河流水域治安秩序。
    为引导群众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营造全民参与、共管共治的浓厚氛围,珲春市不断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全力推进“全民治水”。招募设立河(湖)巡查员123人、保洁员135人、“三级”河(湖)警长74人,成立了由20名环保热心人士组成的河湖义务监督员队伍,推动河(湖)长制由全面建立向全面见效转变。同时,结合实际,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利用宣传车、显示屏、发传单等方式,积极开展节水宣传,引导广大群众树立保护水源的生态观念。利用公众号、图们江报、设立公示牌等,对河(湖)长制工作的部署、落实情况进行大力宣传,进一步提升知晓率和宣传覆盖面。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珲春市围绕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管理和水文化,做活水文章、做强水经济,实现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珲春市区,库克纳河蜿蜒流淌,河道内水草丛生、淤泥堆积。为治理库克纳河,珲春市河(湖)长办联合相关部门开展集中治理,并将库克纳河城区河道划分为7个责任段,定期开展全面清理和生态修复。如今的库克纳河,岸绿花香、水清河畅,已成为城市的“金腰带”。
    为根治水患、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珲春市全面实施珲春河综合治理工程。在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融入现代水利建设新理念,通过对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的统筹治理,谱写了城因水美、城因水兴的现代化水利建设新篇章。短短几年间,珲春河通过生态治理完成了华丽转身:南北两岸沿河公路宽阔平坦,路灯明亮;河上碧波荡漾,岸边松柏长青;“珲春眼”摩天轮已成为珲春地标性景观;滨河公园里,孩子们的嬉闹声、欢笑声不绝于耳;三座大桥飞架南北,成为珲春人民最为骄傲和自豪的名片。
    如今的珲春,蓝天、碧水、青山相映成趣,生态红利持续释放,绘就了人水和谐的生态新图景。新的一年,珲春市将着力推进绿水长廊项目,持续推进“四长”治水新模式,形成治水合力,扎实推进“清四乱,回头看”专项行动开展。不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全力营造全民守护河湖的良好氛围,努力打造“健康河湖”“美丽河湖”“幸福河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