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立法“直通车” 架起民意“连心桥”——珲春市人大常委会全力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纪实

本报记者 张鑫
       边境县市、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开放前沿、生态环境优良、基层立法联系点基础扎实……
       2022年7月,通过严格审核,珲春市人大常委会被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确定为基层立法联系点,成为吉林省首个“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
       2023年1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珲春基层立法联系点正式启动运行。
       珲春基层立法联系点立足珲春区域特点和优势,围绕促进开发开放、社会治理、生态文明、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等方面的科学化、法治化和民主化建设,充分发挥联系点扎根群众接地气、贴近百姓汇民声、立足基层聚民智的作用,探索建立“立法联系”和“代表联系”融合机制,推动构建“双联”一体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工作格局。
       为全力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珲春市人大常委会结合区域特点,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工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织密联系网络,畅通社情民意表达和反映渠道,打通民主立法实践和社会治理与基层群众互动互通“最后一公里”。
       吉林省、延边州人大常委会相继出台支持珲春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相关意见,珲春市委第一时间制定出台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实施意见,确定“短期打基础、中期创品牌、远期当标兵”的思路和目标,为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营造浓厚氛围,提供了方向引领和政治保障。
       在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过程中,珲春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完善了《珲春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细则》《珲春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运行制度》等多项制度,对基层立法联系点日常管理、任务受领、计划制定、组织实施等工作进行细化明确和全面规范,确保基层立法联系点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成立珲春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和工作专班,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的统筹调度和工作推进,依托市人大代表之家(站)、政府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设立了30个立法联络站、20个信息采集站、40个意见征询站和15个意见咨询单位,组建了拥有90名联络员、信息员、咨询员的咨询团队,形成了“1+3+1”的立法联系网络体系。
       为全力打造敞开式办公、畅通式联络、沉浸式展示、体验式宣传的工作阵地,投入135万元,加快建设575平方米的基层立法联点服务中心。投入30万元,完成宪法广场和民法典公园建设。投入10万元,完成部分立法联络点工作站建设,成为群众意见收集和法治宣传的重要平台。这些行之有效的举措,使珲春基层立法联系点有了“顺风耳”和“千里眼”,有效延伸拓宽了基层立法联系点信息收集渠道,增强了立法意见建议的广泛性、代表性和专业性。
       今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学前教育法(草案)》《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向珲春基层立法联系点征求意见。听到消息后,珲春市新安街道团结社区老书记工作室负责人王彦斌高兴地说:“我在基层法院工作了30多年,现在为建设‘无诉讼社区’发挥余热,对这两部法律有一肚子的话想说,多亏有了‘国字号’基层立法联系点,意见建议可以直达国家最高立法机关,感觉晚年生活更有劲儿、更有价值了。”
       为加强宣传,提升参与热情,珲春市人大常委会联合相关部门和法律专家开展“菜单式”“案例式”法治宣传,举办主题宣传活动30余场次、发放宣传手册3万余册。借助媒体、网络等平台开展线上线下宣传,积极讲好民主法治故事。目前,发布视频260余条,刊发稿件30余篇。
       截至目前,珲春基层立法联系点共完成无障碍环境建设、金融稳定、增值税、民事诉讼、爱国主义教育、学前教育、治安管理处罚等7部法律草案意见征集上报工作,以及省州相关立法任务。征集意见260余条,整理上报58条。其中,22条被采纳,为国家和地方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做出了积极贡献。
       同时,珲春基层立法联系点与省州级基层立法联系点、东北师大政法学院、吉林功承律师事务所建立了“立法联盟”联系协作关系,切实增强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的专业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为吉林省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和地方立法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基层立法联系点是新时代中国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珲春市人大常委会将高质量推进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努力将基层立法联系点打造成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窗口和实践载体,为国家和地方立法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