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韵悠悠寄乡愁

□诸纪红
       在江南,我的故乡江苏高淳,这里的春天总是绿得特别早。年前冷风刺骨,可年后阳光一洒,田间的麦苗就齐刷刷地绿了。
       小时候每到腊月,父亲就会带我去赶集,置办年货。而年货中,必不可少的就是《春牛图》的年画。图上,一头黄牛在草地上悠然前行,燕子在其头顶飞舞,溪水潺潺流过。画的下面是日历,一年的日子和二十四节气都标示得清清楚楚。这画看似简单,但对农家来说,却意义重大。父亲告诉我,这画里藏着农家的全部希望,春耕、夏耘、秋收、冬藏,都在上面。
       立春那日,天刚蒙蒙亮,我就被父亲叫醒,跟着他去村东的田间。那里已经聚集了很多人,都在等待春官的到来。太阳初升,身穿锦袍的春官大声宣布:“开打!”接着,身着武士装的句芒神手持长鞭,快步走到“春牛”旁,使劲一鞭抽去。只听哗嚓一声,“春牛”的肚子炸裂开来,里面的核桃、红枣、花生、炒豆四溅而出。人群瞬间沸腾起来,大家争先恐后地捡拾着地上的食物。我也赶紧加入其中,抢到了不少好吃的。
       这时,我听见旁边一个小孩兴奋地对他母亲说:“娘,我捡到了好多核桃和红枣!”他娘笑着回答:“真好,我们家今年一定五谷丰登!”听了这两句话,我突然明白了打春牛的意义。原来,这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寓意着丰收和幸福的美好愿望。
       长大后,我离开了家乡,但每到春天,我总会想起那张《春牛图》和打春牛的情景。它们不仅是我对家乡的回忆,更是我对农耕文化的敬畏。
       如今,我再次回到家乡,发现这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田野变成了现代化的农业园区,传统的农耕方式也被现代化的机械所取代。然而,不变的是乡亲们对春天的热爱和对丰收的期盼。
       我走进田间,看到几个农场工人正在给返青的麦苗施肥。他们轻松驾驭着各种机器,脸上洋溢着笑容,仿佛已经看到了丰收的景象。我忍不住问其中一位:“大哥,现在种地还用《春牛图》吗?”他抬起头,笑着回答:“不用了,现在有更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但是,《春牛图》对我们来说仍然很重要,它代表着我们的传统和希望。”
       听到这里,我深深地感叹:《春牛图》虽然已经逐渐被现代科技所取代,但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却永远不会消失。它将继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农民们勤劳耕耘、追求幸福。
       离开田间,我来到村里的文化广场。这里正在举行一场小马灯表演。小演员们身穿色彩缤纷的戏装,面庞涂抹着亮丽的油彩,化身为活泼灵巧的小马。他们迈着轻快的步履,在舞台上尽情奔腾跳跃,手中挥舞的马鞭划破空气,发出悦耳的声响。每一个动作都显得矫健而充满力量,仿佛他们真的化作了疾驰的骏马。在表演过程中,他们灵活变换着五角阵、双行道以及寓意“天下太平”的摆字等多种阵型。四周的观众紧密围绕,他们的欢呼与掌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高淳的小马灯,拥有深远的历史渊源,其起源可追溯至唐宋时期。在那个时代,它承载着乡民们祈求天时地利、五谷丰收的朴素心愿。每当春节等佳节来临,村落里的小径和田埂上便会回荡起清脆悦耳的马蹄声和激越欢快的锣鼓声。孩子们会模仿马匹的各种姿态,时而奔腾如飞,时而欢跃起舞,时而长嘶震天,为这些传统节日增添了浓厚的喜庆气氛。自明代以后,小马灯逐渐从单纯的民间祈福仪式中演变出来,成为了一种兼具观赏性和艺术价值的民间舞蹈。
       如今,小马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早已走出了乡村的小巷,走上了更大的舞台。它成为了高淳的文化名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赏。
       离开故乡,我驱车往城里赶。乡亲们的欢笑声依旧在我耳畔回响,突然间,威风锣鼓的铿锵之声再次响起,与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宛如澎湃的春潮激荡在整个乡村。
       又一个春天,热热闹闹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