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吃粽念屈原

□李兆军
       麦子黄了,端午来了,我抑制不住回想起了童年时的端午节。
       童年时,小孩子当然盼过节。欢天喜地过完年后,元宵节的汤圆也“渐滚渐远”。接下来,孩子们又在盼望粽香飘溢的端午节了。
       端午节的头等大事当然是吃粽子。吃粽子首先得包粽子。那时粽子都是自家包,我家由母亲主持。母亲勤劳能干,挑水劈柴,洗衣做饭,穿针走线,永远都在忙碌,她还是包粽子能手。每每离端午节还有几天,母亲就开始做包粽子的准备。起先,母亲把采摘来的新鲜苇叶浸在清水里,仔细漂洗一遍,随后捞出来控干净水,等包粽子用。捆扎粽子的彩线,也事先置办齐全,
       端午节这天早晨,村子里的家家户户最忙碌的事莫过于包粽子了。“粽子香,香厨房。艾叶挂在门框上,开门一望麦子黄。这家端阳,那家端阳,千家万户都端阳。” 陶醉于节日的氛围中,母亲开始包粽子。那早已于头天夜里挑选好的颗粒饱满的上等糯米淘洗干净,盛满了一大瓷盆,瓷盆旁放一只大花碗,碗里盛着泡好了的圆红枣,一只大调羹插在瓷盆里的糯米中。这一切都待母亲”调兵遣将“,母亲包粽子,简单中透出技巧,随意里藏着智慧。在端午节的晨光下, 母亲窸窸窣窣地开始包粽子。只见她先将两张苇叶重叠,右边的折叠成90度,再往左折叠,握在手里成漏斗形状,用大调羹舀上糯米放入漏斗状的苇叶里,再塞入一枚圆红枣,压紧压实,将苇叶盖过来,最后用彩线将粽子绑好,并借助牙齿绑紧绑实。母亲说,捆绑粽子时,要用巧劲,太紧了热气穿越不透,过松了容易漏米,粽子里的糯米还会夹生,煮出来的粽子吃着硌牙,没滋味。母亲包的粽子碧绿可人,小巧精致,煮熟了时,厨房里弥漫着清香飘逸的香味。这时,母亲就为我们每个孩子面前的碗里放进两个剥好的粽子,并在粽子上撒上 一层白砂糖和炒好的芝麻粒,我们迫不及待地端起来就吃。咬上一口,顿感苇叶汲取了糯米的黏质,糯米渗透了苇叶的清香,味道好极啦!至今回味起来,还似觉唇齿留香,让人垂涎。
       看着我们吃了香喷喷、甜津津的粽子后,母亲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望着我们兄妹几个吃过粽子心满意足的样子,就轻声细语告诉我们,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缅怀纪念大诗人屈原的。听母亲讲述,公元前278年的五月端午,流浪至汨罗江畔的屈原,得知秦国军队已攻破楚国郢都,他知道,支撑生命的最后一缕亮光熄灭了。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国被秦国侵略,心如刀绞,于五月初五这天抱石投汨罗江身亡。楚民闻讯,便纷纷往江里投进饭团、鸡蛋等食物,让鱼虾鳖蟹吃饱后不再吞噬屈原的身躯。以致后来人们用楝树叶包糯米外缠彩丝而为粽子。一条普通的江,因为诗人屈原的投入而声名鹊起;一个平凡的节日,因为屈原高尚的灵魂而内涵充盈。屈原的肉身虽在江水里消失了,但他的精神却在千秋万代永远闪耀。母亲讲述的这段屈原与端午的历史,已永远地镌刻在了我的记忆深处。
       端午时节,母亲既用粽子美食养育了我们的身体,又用屈原高风亮节的精神食粮丰富了我们的灵魂。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母亲倾尽了全部心血,我为有这样的母亲而感到欣慰。年年端午,今又端午。时光流转中,我从稚嫩的孩童到如今华发渐多,那些鲜活和美好的往事,留在童年初夏的阳光里,任岁月的流水怎么冲洗也冲洗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