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模式带来的向新向好

内蒙古日报记者 李国萍
       内蒙古各地立足良好的生态底色和资源禀赋,发展林果、林药、林农、林禽、林光、林旅经济,让生态高颜值转化为经济高价值——
       “以前,我对‘不负青山’这4个字的含义体会不深,现在是切身体会到了。我们这里位于西辽河上游,地处丘陵山区,最适合发展林果产业。十多年来,在好政策的引领下,村民们通过封山禁牧、植树造林等生态建设,短短几年时间,家家户户都致富了。”盛夏时节,望着头顶慢慢变红的小苹果,赤峰市林西县新城子镇七合堂村民潘文庆,用朴实的言辞讲着他对“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理解。
       “不负青山”就是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通辽市扎鲁特旗乌额格其苏木塔格他图嘎查的张秀华。“我家是2016年投入8万元,在自家60亩林地栽植了榛子,到2020年榛子树开始结果后,又在林下套种了30余亩苍术,发展起‘榛子+药材’的栽植新模式。随着榛子的丰产丰收,我还注册了‘沃土榛香’品牌。”走上品牌化发展道路的张秀华底气十足,2023年他家仅榛子一项就收入了16万元。
       近年来,内蒙古各地立足良好的生态底色和资源禀赋,一边植树种草,一边发展相关产业,让“生态高颜值”逐步转化为“经济高价值”。仅2023年全区林沙草产业总产值就达到871.8亿元,森林食品、木本粮油、沙生植物、中药材、优质牧草、风电光伏等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我们农村现在的景象是林下有药、林上有果、林边有企。依托万亩经济林,全镇以‘村党总支+合作社+市场+订单’模式,大力推行经济林下种植中草药,产业结构实现了从‘单一化’到‘多元化’的转变。自从开始发展林下经济,村民的收入明显提高。每亩地不仅比纯果产值增收2000—3000元,还给更多村民创造了就业机会。”赤峰市林西县新城子镇党委书记武利自信地说。
       眼下,正是林下芍药花长势旺季,种植地里成片的芍药郁郁葱葱。“我家去年种植了20亩芍药,今年长势很好。这种芍药可以赏花结种子,4年后根还可以入药,浑身都是宝。”林西县新城子镇七合堂村主任邓爱军看着满眼的芍药花,憧憬着自己的日子像芍药花一样,越过越红火。
       实践证明,好生态催生好产业、好日子。
       “前几年我栽植了9亩锦绣海棠,在确保成活的基础上,今年又投入资金1.6万元栽植了红干椒1.8万株。通过大力发展林上、林下立体经济,预计到收获期,按市场价每斤4元计算,亩产1000斤左右,可实现销售额3.6万元,除去成本,净利润可达2万元。”通辽市科左中旗腰林毛都镇北哈拉吐嘎查村民李志发说,小小林地能焕发出极大的经济价值。
       林里多宝藏,林下土生金。在内蒙古各地,发展林下经济的不止赤峰市林西县、通辽市科左中旗,呼和浩特市、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等地同样走出了林果、林药、林农、林禽、林光、林旅等多种“林+”发展模式。
       在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今年林间兼种的契丹香果、鸡心果、沙葱等种植面积达到5281亩;五原县、杭锦后旗探索试验林下放养鹅、鸡模式,走出了一条增绿与增收、生态与生计齐头并进的致富路。
       在呼和浩特市,大青山脚下一条城市“生态绿带”,把周边的村庄都“串”了起来,恼包村、水磨村、野马图村……24个各具特色的新农村,正凭借着无处不在的“青绿”,向新向好。
       放眼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通过打造林间混合套种模式,沙棘地上套种了乌拉尔甘草、文冠果、花椒、橄榄等新品种。不仅有效固定了沙地、保持水土,也带动农民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致富路。
       林下生“金”,不仅要向森林要效益,而且要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目前,内蒙古在充分挖掘生态产品价值的基础上,正在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体制机制,全力解决“大资源、小产业”问题。通过大力发展果、菌、药等特色林产业,着力推动森林食品、特色林果、木本粮油、林草中药材等多个优势产业长足发展。
       青山绿水,花香鸟语,都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将绿色作为底色,发展才更有亮色。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绿色福利”,大大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