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筒砬子的抗日烽火

        烟筒砬子位于珲春县东南部约70华里,东接官道沟,南至中苏边境线,西联大马鞍山,因有一处石头砬子形似一座大烟筒故此得名。
       烟筒砬子一带方圆1000平方公里范围内,峰峦叠嶂、荆棘遍野、河流纵横,这里沟岔众多、丛林蔽日,十分有利于开展游击战争。
       从19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烟筒砬子人民群众在反日志士影响下,组织了反帝同盟等反日群众组织。1930年夏,中共延和中心县委派人到烟筒砬子组建了党支部。1932年1月,中共珲春县委在烟筒砬子建立了中共烟区区委。党领导各族群众开展了“秋收”“春荒”斗争。1932年4月,在西沟组织了以党团员为骨干的抗日武装队伍,同年9月,这支武装被编入岭南抗日游击队。
       1932年10月,中共珲春县委在此建立了抗日根据地,同年11月,这里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内设土地、军事、经济、教育、政法等办事机构,以及共青团、妇女会、儿童团等群团组织,领导这一地区群众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1933年,中共珲春县委机关迁到烟筒砬子,使这里一度成为珲春县的政治文化和军事中心。
      为有效地打击敌人,在珲春县委领导下,葫芦鳖、南沟等地建立了医院、游击队密营。为了打破敌人的封锁,保证抗日军民的供应,游击队多次外出袭击敌人,缴获了大量的粮食、牲畜等物品。县委还多次派人越过图们江到朝鲜境内购买布匹、鞋袜等物品,送到“金区”(敬信),然后由青壮年翻山越岭送到根据地。为了保证游击队及时更换服装,烟区政府还组织妇女日夜缝制服装。为了应对敌人的经济封锁,县委还组织群众发展农业生产,今天,在东沟、西沟山路两侧,仍然可以看到当年抗日群众用于加工粮食的碾盘。
      1933年下半年,日军开始对烟筒砬子进行疯狂讨伐,根据地内许多房屋被焚毁,群众财产被掠夺,百姓流离失所,有的群众被迫转移到黑龙江省老黑山一带,一部分人越境到了苏联境内避难。
      烟筒砬子抗日游击根据地存在的两年时间里,抵御了无数次敌人的疯狂扫荡,涌现出了跳崖女壮士黄贞信、安瑞芝、缝纫队长安顺花、孤胆英雄黄贞海等一批可歌可泣的抗日英烈,他们为珲春的抗日斗争付出的牺牲感天动地,今天耸立在烟筒砬子村山脚下的遗址碑和烈士碑就是历史的见证。
(摘编自《红色记忆——珲春革命老区故事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