珲春市开放合作的基本想法

珲春市发改局长吉图服务中心主任 冯立强
       一、发展思路及目标
       总的发展思路是:以构建内、外循环通道为主要抓手,通过打通内、外循环的贸易通道、运输通道及合作机制通道,稳步形成与省内及发达地区深度融合、与东北亚区域俄、韩、日全面合作,全力推动珲春发展格局向双循环延伸。努力把珲春打造成为东北地区联结长三角、大湾区的国内大循环、面向东北亚区域的国际循环通道上的重要节点,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枢纽和我国布局边境地区的明星城市。
       到2025年,珲春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中俄珲春-哈桑跨境经济合作区取得积极成效,陆海通道建设更加完善,珲春区域开放枢纽态势初步建立。
       到2035年,基本构建成“陆空通达、江海统筹、内引外联”的国内、国际运输大通道,珲春国家区域开放枢纽基本建成,珲春在国家整体战略布局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重点任务
       1.摸清珲春可利用的国内国外资源。
       2.发展珲春重点突破的优势支柱产业。
       3.建设东北亚区域/内外循环交通物流枢纽。
       4.构建对内对外的合作平台和合作机制。
       三、主要举措
       一是开展研究。通过自行和聘请专业智库等方式对东北亚五国开发开放政策做深入研究,对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寻找珲春独有的优势及切入点,谋定珲春的主攻方向。
       开展对周边国家资源要素的调查研究。全面了解东北亚国家资源和出口情况以及需求情况,为开展跨国合作把好脉;开展对我市对内对外合作要素的调查研究。
       二是布局产业。在巩固好有色金属、能源矿产、纺织服装等珲春市传统支柱产业的同时,要提前谋划好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优先发展国际商贸物流产业;大力开展旅游休闲产业;壮大光电子产业;做强海产品生产加工产业;加快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培育跨境农产品生产加工产业。
       在发展产业上我们要注意两点:
       1.对于劳动力密集型的纺织服装、电子加工、海产品粗加工等产业,在保持其现有发展的同时,需要提前谋划技术升级,做到有备无患。
       2.对于利用本地资源的大唐珲春发电厂、紫金和珲矿集团,要考虑资源枯竭后如何发展,提前谋篇布局。对于废弃矿区的治理和利用,要借鉴一些地区好的模式,争取变废为宝,形成新的产业,尤其是金铜矿和电厂的两个大型灰坝,企业退出后的处置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
       三是畅通通道。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全力争创第三批国家物流枢纽试点城市,加快口岸、公路、铁路、机场、航线建设,打通堵点,全面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形成联通东北亚立体交通网络,打造我国面向东北亚地区合作中心枢纽。畅通“滨海2号”国际交通走廊;畅通海上交通通道;畅通与相邻省份交通通道;畅通空中交通通道。积极推进珲春民用机场建设。
       四是做强平台。充分发挥珲春市平台富集、政策叠加的优势,多形式、多渠道搭建、链接、用好各类平台,释放平台政策活力,集聚优质要素资源,将特色平台经济打造成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重要引擎,打造优势互补、功能互动、产业互通的跨境合作新格局。
       五是提升合作水平。顺应我国加速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求,创新对外开放合作机制,全面提高对外开放合作水平,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珲春市外向型经济创新发展。
       提升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水平。扩大中日韩全方位合作,积极引进资金、技术,发展优势产业集群。对接俄罗斯“新东方政策”战略,加强资源能源开发合作,加快推进“冰上丝绸之路”“滨海2号”国际运输通道建设。
       提升与国内区域合作水平。强化与长吉图区域合作,加强与长春、吉林等城市对接,着力开展汽车制造、能源化工等产业合作,适时启动长春工业园建设;加强与黑龙江省周边县市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深化与宁波对口合作,充分利用好延边州与宁波对口合作机制,加快推进珲春国际港建设,承接相关产业向珲春转移,建设宁波海洋经济产业园区,推动海洋产业集聚;加强与国内重点区域合作,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发达地区的经济技术合作,主动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通过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积极与东部发达地区探索开展“飞地”合作模式,发展“飞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