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赶海”

□吴瑞军
       进入七月,鲅鱼圈的天气很闷热,一晚睡睡醒醒,难圆一次好梦。天微明,我便迫不及待地起床了,胡乱地洗漱了一下,便和老田到海边看海。
       也不怕人笑话,本地人天天面对大海,已经习以为常了,我估计没有几人早起看海。而我俩这山沟沟里出来的人,想多看几眼大海,也不枉来此一游,毕竟这一两天就要返回山沟沟了,何不趁此机会多与大海亲密亲密,欣赏一下海景,留一些美好的记忆呢!
       来到山海广场,向岸边望去,并非是我想象的那样——没有几个人。大海已经退潮了,许多人都在赶海。这些人,有的是本地的渔民,更多的是游客。他们有的拎着小锹、有的拎着小耙子、有的拎着小桶……在退潮的海滩上挖着、耙着,再看小桶里:贝壳、海螺、蛏子……多多少少都有收获。
       我和老田“急眼”啦,啥工具也没带,于是找了根断树枝,开始在沙滩上抠起来。咦!一个个小贝翻出沙面,用水洗洗,花白的、黑的、暗灰的……真不少,也没地方放啊,好不容易捡到一个塑料袋儿,装点海水,海货就放到里边了。退潮后的小水洼里,有的有石块、有的有海草,用手翻开石块儿,或者扒拉扒拉水草,居然能找到小蟹子,它们矫捷的身姿一再闪躲,终究没能逃出我俩的手心。我俩一个用木枝翻,一个用手扒,居然也收获了不少小海货。
       看看别人的小桶,他们收获的花贝虽然没有我们的多,但比我们的大许多啊。他们的海货能上餐桌,我们这花贝一个个也就大拇指甲那么大,也吃不了啊。蟹子也小的可怜,比大拇指甲大不了多少。“忙活了一早晨,整这些东西干啥?吃又吃不了,养又养不活。”我俩自嘲着,最后又恋恋不舍地把它们倒进了水洼,放生了。
       看到两个大伯,我俩觉得很有趣,他俩一看就是有经验的老把式,专门挖蛏子。虽然挖得不多,但那一招一式,就够我们研究半天的了。大伯用锹把杵沙地,边杵边走,杵着杵着,用锹平着挖一层沙,地上出现小洞,然后拿矿泉水瓶往洞里倒点盐,不一会儿,蛏子蹿出半截,大伯随手一抓,就把蛏子收了。整个挖蛏子的流程,看得我是目瞪口呆,真是服啦!但我还是没有弄明白大伯用锹把杵沙地的原理,如何发现沙底有蛏子的?我和老田研究着大伯用锹把杵沙地,蛏子可能会吐水,然后大伯就发现啦?或者是沙底有洞,用锹把杵沙地,声音和感觉不一样,就发现沙底有洞啦?经验就是经验,奥秘不是我俩这样的山沟沟里出来的人能破解的。
       本想再观察一会儿。电话响了,“喂,你俩在哪呢?快回来吧,带你俩去白沙湾挖蛏子,快点回来,8:30涨潮。”电话那头小文催促着,我俩赶紧往回蹽。
       往回走的路上,小文停下车载上我俩,在路边顺便买了一把小锹、三袋盐,直奔白沙湾。小文说,白沙湾蛏子多,到那准有收获。听他这么一说,我和老田顿时兴奋了起来。
       白沙湾离城区远一些,赶海的人不多。毕竟道远,没有车,来这不方便。我们几个急忙奔向退潮的泥滩。毕竟离涨潮的时间还有不足半小时,得抓紧时间 。
       小文以前抓过一次蛏子,有点儿经验,我俩是新手,一脸茫然,任由他支使。他在泥沙里挖,让我俩见洞就撒盐 ,鼓弄了一阵子,也没见到一个蛏子,我顿时有点泄气了,难道白跑一趟?海水一点一点地涨起来了,我们边撤退边挖沙,见洞就撒盐,居然开始有收获了。撒盐的洞口蛏子蹿了出来,我捏住蛏子,用力一拔,就出来了,真高兴,头一回儿抓蛏子。回头看了看撒过盐没出蛏子的地方,竟然还有蛏子蹦出来 ,省事儿啦,又捡了几个。我们开始观察了:洞是椭圆的,就可能是蛏子洞;圆的就不是。也不知道总结的对不对,跟着感觉走吧,毕竟抓到二三十只蛏子,也是有“经验”的人了。海水见涨,我们慢慢向离岸近的沙滩撤退。
       这时我发现了一个抓蛏子的高手,这小伙儿居然不用锹,一只手拎着一个矿泉水瓶,一只手拎着一个小桶。矿泉水瓶里居然是盐和水的混合物——半盐半水。他抓蛏子,居然是在沙滩和水的结合部。只见他观察水中的洞口,洞口有两个小眼儿的定是蛏子洞。矿泉水瓶盖上有吸管儿,发现蛏子洞,就用水瓶的吸管对准水底的蛏子洞口喷一点盐水混合物,观察一会儿,果然,蛏子向上一蹿,他就逮住了,真是高手!他居然利用这种方法抓了半小桶。观察他抓蛏子的过程,不由感慨:棋高一招!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要不是涨潮了,我咋也得多待一会儿,学一学高手赶海的经验。第一次仓促“赶海,”让我大开眼界 ,要不是明天返程,我咋也得再到海边赶赶海,多欣赏欣赏海景。期待着下次再到海边,我要准备充足一些,争取有更多的收获!